“傷心兩鬢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傷心兩鬢絲”全詩
畢竟猶存古,從教不入時。
簪花何足遜,漉酒尚堪為。
懶把青銅照,傷心兩鬢絲。
分類:
《儒巾》顧逢 翻譯、賞析和詩意
《儒巾》是宋代詩人顧逢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儒帽與往日一樣,
我的道路從未衰退。
終究是古代的存在,
教誨卻不合時宜。
花簪何等不足比擬,
濾過的酒仍值得品味。
我懶得去照鏡子,
兩鬢的絲線已傷心。
詩意:
《儒巾》表達了詩人對傳統儒學的堅守和自身境遇的感慨。詩中的“儒帽”象征著儒家的學問和傳統,詩人堅持著自己的信仰和道路,并認為儒學并未衰敗。然而,他也深知自己的學問已經不再合時宜,無法與時代接軌。他對于時光的流逝和自己的境遇感到憂傷,但仍然保持著自己的獨特性和獨立思考。
賞析:
《儒巾》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人通過對儒帽、花簪和青銅鏡的描繪,展現了傳統文化與個人命運之間的對比。詩中的“儒帽”代表傳統文化和價值觀,而“花簪”和“青銅鏡”則象征著時尚和現代社會的審美趨勢。詩人認識到自己在這個變革的時代中有些格格不入,他對于傳統的執著和對時代的思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整首詩以自省和憂傷的口吻寫就,詩人對于自身的困境和價值觀的沖突感到無奈和傷感。然而,詩人并沒有徹底放棄自己的信仰,他仍然堅守著儒學的道路,盡管他知道這并不容易。這種堅守和對傳統的思考,使得詩人的形象顯得堅定而可敬。
《儒巾》通過對傳統與現代、個人與時代的對立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掙扎和思考。這首詩既有個人情感的表達,又寄托了對傳統文化價值的思考和對時代變遷的覺察,具有深刻的內涵和情感共鳴。
“傷心兩鬢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ú jīn
儒巾
rú guān tóng xī rì, wú dào wèi cháng shuāi.
儒冠同昔日,吾道未嘗衰。
bì jìng yóu cún gǔ, cóng jiào bù rù shí.
畢竟猶存古,從教不入時。
zān huā hé zú xùn, lù jiǔ shàng kān wèi.
簪花何足遜,漉酒尚堪為。
lǎn bǎ qīng tóng zhào, shāng xīn liǎng bìn sī.
懶把青銅照,傷心兩鬢絲。
“傷心兩鬢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