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亭喜杖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危亭喜杖藜”全詩
郊原春樹暗,井邑暮煙低。
日沒牛羊下,山空鳥雀啼。
超然塵世外,身與白云齊。
分類:
《五月十二日晚登平云亭得平字齊字》郭印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五月十二日晚登平云亭得平字齊字》是宋代詩人郭印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月十二日晚上登上平云亭,發現了“平”字和“齊”字。
磴道穿過高大的喬木,危亭上喜悅地擺放著杖和藜。
郊原上春天的樹木隱匿在暗影中,井邑里夜晚的煙霧低垂。
太陽落下后,牛羊們回歸牧場,山間空曠處鳥雀仍在啼鳴。
我超然于塵世之外,與白云同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郭印五月十二日晚上登上平云亭的情景。他在登臨之際,意外地發現了墻上刻有的“平”字和“齊”字,這讓他倍感驚喜和愉悅。詩人通過描繪周圍的景物和自身的心境,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超脫塵世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的方式描繪了登亭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寧靜和美麗。磴道穿行于高大的喬木之間,形成了一幅壯麗的畫面。危亭上的杖和藜表明詩人對這個地方的熟悉和喜愛。郊原春天的樹木隱藏在暗影中,井邑里升起的夜煙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牛羊歸來,山間鳥雀的啼鳴,更增添了田園風光的意境。
詩人以“超然塵世外,身與白云齊”來表達自己的心境,意味著他超越了塵世的紛擾和煩惱,與自然合為一體。這種超然的心態表明了詩人對于寧靜和清凈境界的追求,以及對自然和諧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獨特感知,同時透露出他對超脫塵世、追求心靈自由的渴望。這種渴望與現實生活中的繁忙和喧囂形成鮮明的對照,使得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和思想上更加深遠。
“危亭喜杖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yuè shí èr rì wǎn dēng píng yún tíng dé píng zì qí zì
五月十二日晚登平云亭得平字齊字
dèng dào chuān qiáo mù, wēi tíng xǐ zhàng lí.
磴道穿喬木,危亭喜杖藜。
jiāo yuán chūn shù àn, jǐng yì mù yān dī.
郊原春樹暗,井邑暮煙低。
rì mò niú yáng xià, shān kōng niǎo què tí.
日沒牛羊下,山空鳥雀啼。
chāo rán chén shì wài, shēn yǔ bái yún qí.
超然塵世外,身與白云齊。
“危亭喜杖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