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風不動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風不動蘋”全詩
有竹能環水,無風不動蘋。
人亡留粉像,客至謝紅塵。
梅柳年年色,相看白發新。
分類: 西湖
《和張方回西湖二首》郭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張方回西湖二首》是宋代詩人郭印所作的一首詩詞。詩意描繪了西湖的美景以及人事變遷的感慨,表達了對友誼和歲月流轉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第一首:
房公巧栽植,花發四時春。
有竹能環水,無風不動蘋。
人亡留粉像,客至謝紅塵。
梅柳年年色,相看白發新。
第二首:
有竹能環水,無風不動蘋。
人亡留粉像,客至謝紅塵。
梅柳年年色,相看白發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西湖為背景,通過描寫西湖的景色和流轉的人事,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歲月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開篇寫到了房公的巧妙栽培,使得花朵在四季中不斷綻放,象征著美好和生命的延續。接著,詩人以竹子環繞水面和蘋果無風不動的形象,形容了自然界的和諧和穩定。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離世后留下的粉像仍然存在,而客人來到這里時則感嘆紅塵的離合。這表達了人事更迭、世事變化的無常和無常的感慨。
而詩的結尾則以梅花和柳樹作為象征,梅花年年開放,柳樹年年新綠,相互陪伴著,寓意著友誼和情誼的常在。這里的白發新指的是友誼的延續和歲月的流逝,但在相互之間,仍然能夠感受到新的歡愉和希望。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事變遷的關系,通過對自然界和人事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友誼、人生和歲月流轉的思考和感慨。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使得詩意更加深遠,給人以美感和思考的空間。
“無風不動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āng fāng huí xī hú èr shǒu
和張方回西湖二首
fáng gōng qiǎo zāi zhí, huā fā sì shí chūn.
房公巧栽植,花發四時春。
yǒu zhú néng huán shuǐ, wú fēng bù dòng píng.
有竹能環水,無風不動蘋。
rén wáng liú fěn xiàng, kè zhì xiè hóng chén.
人亡留粉像,客至謝紅塵。
méi liǔ nián nián sè, xiāng kàn bái fà xīn.
梅柳年年色,相看白發新。
“無風不動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