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鞋縱所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芒鞋縱所之”全詩
不知未舉足,罪過已彌天。
三千大千界,當處本湛然。
若作如是解,猶嫌墮一邊。
子今腰包去,慎勿求真詮。
真詮不可得,往往成風顛。
芒鞋縱所之,江山發清妍。
得住且即住,飯了曲肱眠。
分類:
《送齊侍者南游》郭印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齊侍者南游》是宋代詩人郭印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癡癡行腳師,要覓南方禪。
這位行腳的師傅一心想要尋找南方的禪境。
詩中的行腳師可理解為追求心靈解脫的修行者,他追求的是南方的禪境,這是因為南方被認為是佛教的發源地,禪宗在南方得到了廣泛傳播和發展。
不知未舉足,罪過已彌天。
他雖然還未踏出一步,但已經感到自己的罪孽已經深不可測。
這里的罪過可以理解為個人的煩惱、迷惑或過往的錯行,作者意識到這些罪過已經積累到了無法估量的地步,深感自己需要尋求解脫。
三千大千界,當處本湛然。
宇宙間廣大無邊的世界,就在這里,本來就是明凈的。
這句話表達了修行者對于宇宙的理解和體悟,他認為宇宙本身就是明凈無染的,只是人們的迷惑和罪孽使得世界變得昏暗。
若作如是解,猶嫌墮一邊。
如果對此有所領悟,還嫌棄墮落于某一方面。
這里的"如是解"指的是對于宇宙真理的理解和體悟,作者認為如果只是在某一方面有所領悟而忽視了其他方面,那仍然是不完整的,修行者應該全面地理解和體悟宇宙的真理。
子今腰包去,慎勿求真詮。
弟子啊,如今你背負行囊啟程,請謹慎,不要追求太多的真理解釋。
這里的"子"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修行者的稱呼,他告誡修行者在修行的過程中要謹慎行動,不要過于追求對于真理的詮釋和解釋,因為真理是無法被言語完全表達的。
真詮不可得,往往成風顛。
真理的解釋是無法得到的,往往只會造成思想的混亂和顛倒。
作者認為真理是超越言語和概念的,無法通過言辭和解釋來完全表達,過于追求真理的解釋往往會使人陷入思維的混亂和迷惑。
芒鞋縱所之,江山發清妍。
穿著草鞋隨處行走,江山散發出清新的美。
修行者以簡樸的芒鞋行走于世間,感受到江山大地散發出的清新之美,這里的江山可以理解為大自然的美景和生命的活力。
得住且即住,飯了曲肱眠。
得到住處就停留下來,吃飯后彎曲胳膊入睡。
這是修行者在行腳中的一種生活態度,他們得到一個住處就會停下來休息,滿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后,舒展疲憊的身體,進入深度的睡眠。
整首詩表達了一個修行者在尋求心靈解脫的旅途中的心境和感悟。詩人通過描繪行腳師追求南方禪境的動機,表達了對于罪孽和迷惑的認識,以及對宇宙真理和修行的思考。詩中強調了全面的理解和體悟,警示修行者不要過于追求對真理的解釋,因為真理是超越言語和概念的。最后,詩人描繪了修行者簡樸的生活態度和對自然美的感受。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思考,表達了對人生、宇宙和修行的思考和追求,展示了宋代詩人對于禪宗和修行的關注和熱愛。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詩人通過這首詩詞傳遞了一種追求內心寧靜和真理的精神,讓讀者在靜心品味中感受到修行者的心路歷程。
“芒鞋縱所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qí shì zhě nán yóu
送齊侍者南游
chī chī xíng jiǎo shī, yào mì nán fāng chán.
癡癡行腳師,要覓南方禪。
bù zhī wèi jǔ zú, zuì guò yǐ mí tiān.
不知未舉足,罪過已彌天。
sān qiān dà qiān jiè, dāng chù běn zhàn rán.
三千大千界,當處本湛然。
ruò zuò rú shì jiě, yóu xián duò yī biān.
若作如是解,猶嫌墮一邊。
zi jīn yāo bāo qù, shèn wù qiú zhēn quán.
子今腰包去,慎勿求真詮。
zhēn quán bù kě dé, wǎng wǎng chéng fēng diān.
真詮不可得,往往成風顛。
máng xié zòng suǒ zhī, jiāng shān fā qīng yán.
芒鞋縱所之,江山發清妍。
dé zhù qiě jí zhù, fàn le qū gōng mián.
得住且即住,飯了曲肱眠。
“芒鞋縱所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