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倦不安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體倦不安床”全詩
舌乾元少味,體倦不安床。
逃暑少寬舍,沃焦無冷漿。
時依喬木下,俄頃得微涼。
分類:
《林下避暑》郭印 翻譯、賞析和詩意
《林下避暑》是宋代詩人郭印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夏季的炎熱和人們在林間避暑的場景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于夏天的壓抑和渴望涼爽的心情。
詩中描述了行走在林間的人們遭遇盛夏的高溫,流年時逢百災。酷熱的天氣使舌頭變干,失去了原本的味覺。身體疲倦,無法得到床上的舒適安眠。逃避酷暑的避暑勝地也缺乏寬闊的住所,沒有冰涼的飲品可供享用。然而,當他們在喬木下稍作停留時,不經意間感到一絲微涼。
這首詩從生活的細節出發,通過描繪人們在炎熱夏季的困境和他們對涼爽環境的渴望,表達了作者對夏季的厭倦和對涼爽的向往之情。盡管整個詩篇沒有提到具體的景物和細節,但通過文字的運用,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于溫度和環境的變化所帶來的不同感受,以及對涼爽的渴望。
這首詩既可以從物理層面解讀,也可以從情感層面理解。從物理層面來看,詩人通過描述高溫天氣給人們帶來的困擾和不適,以及在林下獲得微涼的瞬間,表達了對涼爽環境的向往和對夏季的艱辛的抱怨。從情感層面來看,這首詩可以被視為對逆境中尋求慰藉和安慰的一種表達。無論是物理的涼爽還是情感的慰藉,都能帶給人們一種寬慰和希望。
整體上,這首詩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夏季高溫下人們的困境和對涼爽環境的渴望。在林下避暑的過程中,詩人抓住了微涼的瞬間,以此表達了對于涼爽的向往和尋求安慰的情感。這首詩情感真摯,形象生動,通過對溫度和環境的描繪,引發讀者對于舒適和涼爽的共鳴。
“體倦不安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xià bì shǔ
林下避暑
háng dào zāo sān fú, liú nián dāng bǎi yāng.
行道遭三伏,流年當百殃。
shé qián yuán shǎo wèi, tǐ juàn bù ān chuáng.
舌乾元少味,體倦不安床。
táo shǔ shǎo kuān shě, wò jiāo wú lěng jiāng.
逃暑少寬舍,沃焦無冷漿。
shí yī qiáo mù xià, é qǐng dé wēi liáng.
時依喬木下,俄頃得微涼。
“體倦不安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