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幾時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吾道幾時春”全詩
文章難遇主,天地不鄰貧。
家累依劉表,妻兒笑買臣。
彼蒼還可問,吾道幾時春。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偶書》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書》是宋代詩人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通過描繪自己的境遇和心情,表達了豪情壯志消磨殆盡、身世悲涼的感嘆,同時也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自我人生的追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豪氣消磨盡,攜書客海濱。
文章難遇主,天地不鄰貧。
家累依劉表,妻兒笑買臣。
彼蒼還可問,吾道幾時春。
詩意與賞析:
《偶書》描繪了詩人豪情壯志消磨盡的境況。詩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曾懷揣著雄心壯志,但如今豪情已然消磨殆盡,只能帶著一本書為伴,孤獨地來到海濱。
詩中提到“文章難遇主,天地不鄰貧”,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才華未能得到應有的認可和機遇的無奈之情。盡管詩人有著文采和才華,但文章卻難以遇到欣賞自己的主宰,也體現了社會上的不公平和機會的稀缺。
接下來的幾句中,詩人以自己的家庭為例,借指自身的身世悲涼。他說自己依附于劉表這樣的有權勢的人,家庭的負擔使他不得不為生計而賣弄才藝,而自己的妻兒卻戲謔地笑著將他視為侍從。這種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于自身身份地位的尷尬和無奈。
最后兩句“彼蒼還可問,吾道幾時春”,詩人展現了對天地的追問和對人生道路的思考。他希望向上蒼尋求答案,問道:“我所追求的人生道路何時才能如春天般繁榮和美好呢?”這種追問凸顯了詩人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索,同時也表達了他對未來的希望和對自己道路的期許。
《偶書》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刻畫了詩人內心的苦悶與無奈,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現實困境。它通過對個人境遇的描繪,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和社會現實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于追求理想和自我價值的追問,具有一定的抒發情感和批判現實的意味。
“吾道幾時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shū
偶書
háo qì xiāo mó jǐn, xié shū kè hǎi bīn.
豪氣消磨盡,攜書客海濱。
wén zhāng nán yù zhǔ, tiān dì bù lín pín.
文章難遇主,天地不鄰貧。
jiā lěi yī liú biǎo, qī ér xiào mǎi chén.
家累依劉表,妻兒笑買臣。
bǐ cāng hái kě wèn, wú dào jǐ shí chūn.
彼蒼還可問,吾道幾時春。
“吾道幾時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