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身霄漢欲飛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著身霄漢欲飛騰”全詩
闌干六曲又六曲,梯級一層又一層。
極目江山無障礙,著身霄漢欲飛騰。
雁來疑是題名處,拂試殘碑問寺僧。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登寶林塔》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寶林塔》是宋代黃庚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屹立浮圖可摘星,
吟邊喜與客同登。
闌干六曲又六曲,
梯級一層又一層。
極目江山無障礙,
著身霄漢欲飛騰。
雁來疑是題名處,
拂試殘碑問寺僧。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登上寶林塔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作者欣喜與客人一同登臨這座塔樓的心情。詩中描述了塔樓高聳入云,如同浮動的圖案,可以觸摸到星星。闌干曲折多彎,梯級層層相疊,展現了寶林塔的奇特結構。從塔樓上遠眺,可以無障礙地眺望江山,令人心生向往,仿佛身體要騰空而起。雁群從遠處飛來,讓人懷疑它們是否要在塔上留下名字,作者試著拂去殘碑上的塵埃,詢問塔下的寺僧。
賞析:
這首詩以獨特的形象描繪了寶林塔的壯麗景象。作者通過對塔樓的描寫,表現了自己登上塔樓的喜悅之情,以及對江山的遠眺和追求的向往之情。詩中的"屹立浮圖可摘星","著身霄漢欲飛騰"等形象描寫,使人感受到塔樓的高聳和氣勢磅礴,彰顯了寶林塔的壯麗和獨特。同時,詩人以雁群作為一個象征,表達了對過往的人事物的追憶和思索,以及對尋求心靈寄托和啟示的渴望。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形象的對比,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它不僅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敏感和藝術表達的能力,也表達了對高遠境界和人生意義的追求。這首詩以簡潔、生動的語言,勾勒出寶林塔的壯麗景象,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登臨塔樓的喜悅和遠眺的向往。同時,詩中蘊含了對人生意義和塵世之外境界的思考,給人以啟示和思索的空間。
“著身霄漢欲飛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bǎo lín tǎ
登寶林塔
yì lì fú tú kě zhāi xīng, yín biān xǐ yǔ kè tóng dēng.
屹立浮圖可摘星,吟邊喜與客同登。
lán gān liù qū yòu liù qū, tī jí yī céng yòu yī céng.
闌干六曲又六曲,梯級一層又一層。
jí mù jiāng shān wú zhàng ài, zhe shēn xiāo hàn yù fēi téng.
極目江山無障礙,著身霄漢欲飛騰。
yàn lái yí shì tí míng chù, fú shì cán bēi wèn sì sēng.
雁來疑是題名處,拂試殘碑問寺僧。
“著身霄漢欲飛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