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似靈均帶楚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菊似靈均帶楚愁”全詩
西風籬落甘清苦,不愛春光只愛秋。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對菊》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對菊》是宋代詩人黃庚的作品。這首詩以菊花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菊花的喜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菊花像靈巧的女子帶著憂愁,
飯菊的人思緒悠悠。
西風吹過籬落,甘受清苦,
不愛春天的明媚,只愛秋天的寂寥。
這首詩詞以菊花為象征,將菊花與人生相聯系,表達了詩人對菊花的喜愛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菊花的形象,將其比作靈巧的女子,帶著憂愁之情。菊花在秋天盛開,而飯菊的人卻思緒萬千,思緒紛亂,似乎與菊花的孤寂相呼應。
詩中提到的"西風籬落"描繪了菊花生長的環境,意味著它們生活在清貧的境遇中。雖然它們身處清苦,但它們仍然能夠堅持自己的本性,迎接秋天的到來。
詩的最后兩句"不愛春光只愛秋",表明詩人對于春天的繁華并不感興趣,而更加鐘情于秋天的寂寥和深沉。這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人生境遇的思考,不追求外在的繁華,而是注重內心的深度和靜謐。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菊花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于菊花的喜愛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菊花的形象,表達了對于清貧境遇下堅守本真的態度,以及對于內心深度和靜謐的追求。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人們在欣賞菊花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哲理和人生的思考。
“菊似靈均帶楚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ì jú
對菊
jú shì líng jūn dài chǔ chóu, cān yīng rén qù sī yōu yōu.
菊似靈均帶楚愁,餐英人去思悠悠。
xī fēng lí luò gān qīng kǔ, bù ài chūn guāng zhǐ ài qiū.
西風籬落甘清苦,不愛春光只愛秋。
“菊似靈均帶楚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