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主落花隨水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主落花隨水去”全詩
無主落花隨水去,有情滂鳥勸人歸。
儒冠寥落風流減,客路凄涼故舊稀。
何日攜琴賦歸去,踏云自采故山薇。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故國有懷呈任子宏提舉》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故國有懷呈任子宏提舉》是宋代黃庚所作的一首詩詞。雖然您不要求輸出原詩詞內容,但為了更好地分析詩意和賞析,我會在下面簡要描述一下詩詞的內容,并在后面給出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庚對故國的思念之情,他在外漂泊十年,心中一直懷著回家的夢想。他描述了故國的景象,荒草叢生,他的行門深深地被鎖住。他觀察到落花隨水漂流,無主而去,寓意著他自己的無依無靠。然而,滂鳥卻勸他歸去,傳達出一種有情的力量,希望他回到故鄉。
詩詞中還表達了黃庚的憂慮和感慨。他說儒冠寥落,指的是文人士子的凋敝和風流降低,客路凄涼,指的是旅途中的孤寂和凄涼,故舊稀,形容他和故友的交往漸少。這些描寫傳遞出一種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嘆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黃庚的心愿和憧憬。他希望有一天能攜琴歸去,回到故山的薇草之間,踏云自采,意味著他能夠達到超脫塵世的境界,追求內心的自由和寧靜。
這首詩詞通過對故國的思念和自身處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家園的眷戀和對歸鄉的渴望,展現了他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自由、寧靜的追求。
中文譯文:
《故國有懷呈任子宏提舉》
十年不作還家夢,
荒草深深鎖行扉。
無主落花隨水去,
有情滂鳥勸人歸。
儒冠寥落風流減,
客路凄涼故舊稀。
何日攜琴賦歸去,
踏云自采故山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思念故國的行旅人的心境。他在外漂泊十年,一直夢想著回家,但故國卻像是被荒草深深鎖住,無法回歸。然而,他觀察到落花隨水飄蕩,有情的滂鳥卻勸他回去。詩中的儒冠寥落,客路凄涼,故舊稀,揭示了作者對故國的憂慮和對旅途中的孤寂的感受。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歸鄉的憧憬和追求自由寧靜的愿望。
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和歸鄉的渴望。同時,通過描繪作者在外漂泊的孤寂和對故國的憂慮,以及滂鳥的勸歸和對自由寧靜的追求,詩中融入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內心追求的反映。這種對故國鄉愁和追求自由的情感,在宋代的社會背景下尤為突出,也體現了黃庚作為文人士子的身份和他對時代變遷的感受。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內心的掙扎,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鳴。
“無主落花隨水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ù guó yǒu huái chéng rèn zǐ hóng tí jǔ
故國有懷呈任子宏提舉
shí nián bù zuò huán jiā mèng, huāng cǎo shēn shēn suǒ xíng fēi.
十年不作還家夢,荒草深深鎖行扉。
wú zhǔ luò huā suí shuǐ qù, yǒu qíng pāng niǎo quàn rén guī.
無主落花隨水去,有情滂鳥勸人歸。
rú guān liáo luò fēng liú jiǎn, kè lù qī liáng gù jiù xī.
儒冠寥落風流減,客路凄涼故舊稀。
hé rì xié qín fù guī qù, tà yún zì cǎi gù shān wēi.
何日攜琴賦歸去,踏云自采故山薇。
“無主落花隨水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