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言越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來言越瘠”全詩
傾城錢州牧,別淚點朝衣。
人指生祠說,春隨祖帳歸。
自來言越瘠,公去轉難肥。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錢越守》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錢越守》是宋代詩人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其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錢州牧帶著旌旗飛揚,江山在夕陽下顯得悲慘。美麗的錢州被他統治,離別時淚水滴在朝服上。人們指著他的祠堂說話,春天隨著祖先的帳幕歸來。自古以來,錢越之地一直貧瘠,公仆離去又難以富裕。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守護錢州的牧守官員,以及他在離別時的悲傷和祖先的遺志。詩中表現出了大地的貧瘠和人們的期待,以及個人在權力與責任之間的掙扎和無奈。
賞析:
《錢越守》通過對地方官員的描寫,反映了宋代社會中權力與責任的矛盾。黃庚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旌旗飛揚、夕陽下的江山,烘托出了牧守官員的威嚴和江山的凄美。離別時的淚水滴在朝服上,表達了官員內心的無奈和傷感。
詩中提到的錢州,歷來以其貧瘠而聞名,這也反映了詩人對于地方的現實感知。人們指著他的祠堂說話,春天隨祖先的帳幕歸來,表達了對于祖先遺志的傳承與期待,同時也暗示了守護者在歷史長河中的延續。
整首詩詞通過對個人與權力、責任與困境的對立和矛盾的描繪,展示了宋代社會的一面。它不僅是對那個時代特定地域的描寫,更是對人性、歷史和命運的思考。
“自來言越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án yuè shǒu
錢越守
jīng pèi zhǎng tiān fēi, jiāng shān cǎn xī huī.
旌旆漲天飛,江山慘夕暉。
qīng chéng qián zhōu mù, bié lèi diǎn cháo yī.
傾城錢州牧,別淚點朝衣。
rén zhǐ shēng cí shuō, chūn suí zǔ zhàng guī.
人指生祠說,春隨祖帳歸。
zì lái yán yuè jí, gōng qù zhuǎn nán féi.
自來言越瘠,公去轉難肥。
“自來言越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