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何時可變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吾道何時可變通”全詩
煩君細算乘除數,吾道何時可變通。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贈易數周仁山》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易數周仁山》是宋代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在這首詩中,黃庚談論了易學和數學的關系,表達了他對于探索道路的追求和變通的愿望。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贈易數周仁山
河洛圖書排紙上,乾坤爻象只胸中。
煩君細算乘除數,吾道何時可變通。
中文譯文:
送給周仁山的易數詩
河洛圖書排列在紙上,乾坤的爻象只存在于胸中。
請你細心計算乘除的數目,我的道路何時才能獲得變通。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易學和數學的描繪,表達了黃庚對于探索道路和尋求變通的渴望。"河洛圖書"指的是古代易經的書籍,"乾坤的爻象"代表著天地之間的萬物變化。黃庚將這些象征抽象地置于自己的內心,認為真實的奧秘只有通過內省和思考才能理解,而不僅僅依賴于書本知識。他向周仁山請教乘除的數學問題,暗示著他希望在思維和知識方面能夠找到新的突破口,使自己的道路能夠更加開闊和靈活。
賞析:
黃庚在這首詩中巧妙地將易學與數學結合,展現了他對于知識和智慧的追求。他通過"河洛圖書排紙上"和"乾坤爻象只胸中"的描寫,表達了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渴望,認為真正的智慧來自于內心的體悟和領悟。他向周仁山請教乘除的問題,顯示了他對數學的興趣,同時也寓意著他希望通過學習和思考,能夠發現生活中的規律和變通的道路。這首詩詞鼓勵人們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和探索,以開拓自己的思維和視野,實現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吾道何時可變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yì shù zhōu rén shān
贈易數周仁山
hé luò tú shū pái zhǐ shàng, qián kūn yáo xiàng zhǐ xiōng zhōng.
河洛圖書排紙上,乾坤爻象只胸中。
fán jūn xì suàn chéng chú shù, wú dào hé shí kě biàn tōng.
煩君細算乘除數,吾道何時可變通。
“吾道何時可變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