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相分明在眼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佛相分明在眼前”全詩
莫與嘉州爭大小,法身充滿本無邊。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新昌大石佛》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昌大石佛》是宋代詩人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座雄偉的石佛像,通過對佛像的描寫,表達了佛法的廣大無邊和崇高神圣的意境。
詩詞中文譯文:
倚天巖石費雕鐫,
佛相分明在眼前。
莫與嘉州爭大小,
法身充滿本無邊。
詩意和賞析:
《新昌大石佛》以雄偉的石佛像為主題,通過描繪石佛的雕刻和佛像的形象,表達了佛法的偉大和無邊的境界。詩的第一句"倚天巖石費雕鐫"描繪了石佛像聳立在高山之上,形象莊嚴,顯示出佛像的雄偉和壯麗。第二句"佛相分明在眼前"則表現出佛像的面容清晰可見,給人以虔誠和敬仰之感。
接下來的兩句"莫與嘉州爭大小,法身充滿本無邊"表達了佛像的偉大和無限的佛法。嘉州指的是佛教文化繁盛的地方,詩人通過"莫與嘉州爭大小"的警示,意味著不應該用地域的大小來衡量佛法的偉大。最后一句"法身充滿本無邊"則強調了佛法的無邊無際,佛法的廣大勝過一切。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佛像的壯麗和佛法的無邊無際,表達了詩人對佛法的崇敬和敬畏之情。通過佛像的描繪,詩人傳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和對智慧與慈悲的向往。整首詩以簡練的形式展示了佛法的偉大和佛像的壯麗,給人以深思和撫慰的感受。
“佛相分明在眼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chāng dà shí fú
新昌大石佛
yǐ tiān yán shí fèi diāo juān, fú xiāng fēn míng zài yǎn qián.
倚天巖石費雕鐫,佛相分明在眼前。
mò yǔ jiā zhōu zhēng dà xiǎo, fǎ shēn chōng mǎn běn wú biān.
莫與嘉州爭大小,法身充滿本無邊。
“佛相分明在眼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