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鸞啄碎碧桃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鸞啄碎碧桃花”全詩
笙鶴未歸春寂寂,青鸞啄碎碧桃花。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蓬山堂訪王鶴隱高士不值》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蓬山堂訪王鶴隱高士不值》是宋代黃庚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蓬萊深處訪仙家,
在蓬萊深處尋訪仙家,
云護巖扉石徑斜。
云霧圍繞著山巖的門扉,石徑蜿蜒曲折。
笙鶴未歸春寂寂,
笙笛聲與仙鶴還未歸來,春天靜寂無聲。
青鸞啄碎碧桃花。
一只青鸞啄碎了碧桃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蓬山堂訪問王鶴隱高士的情景。蓬萊深處,云霧籠罩的山峰,給人一種仙境般的感覺。然而,詩中描述的高士卻不值得訪問。仙鶴和笙笛聲都未歸來,春天靜寂無聲。最后一句中的青鸞啄碎了碧桃花,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破碎和失落。
賞析:
這首詩以山水景色和仙境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高士的訪問和所見所感的失望。詩中的蓬萊和仙鶴等象征著美好和神奇,但高士卻未能達到詩人的期望,令詩人感到失望和寂寞。最后一句中的青鸞啄碎碧桃花,可以理解為美好事物的破碎和失去。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種對美好的追求和失落的情感,給人以深思。
“青鸞啄碎碧桃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éng shān táng fǎng wáng hè yǐn gāo shì bù zhí
蓬山堂訪王鶴隱高士不值
péng lái shēn chù fǎng xiān jiā, yún hù yán fēi shí jìng xié.
蓬萊深處訪仙家,云護巖扉石徑斜。
shēng hè wèi guī chūn jì jì, qīng luán zhuó suì bì táo huā.
笙鶴未歸春寂寂,青鸞啄碎碧桃花。
“青鸞啄碎碧桃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