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鐘擊鼓千人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撞鐘擊鼓千人飯”全詩
到底此生俱擾擾,從前何事不悠悠。
撞鐘擊鼓千人飯,戴角披毛萬劫休。
蚤晚相從巖下寺,對床清話雨颼颼。
分類:
《寄曇晦二首》李處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曇晦二首》
道無南北本同流,
遠赴叢林非所求。
到底此生俱擾擾,
從前何事不悠悠。
撞鐘擊鼓千人飯,
戴角披毛萬劫休。
蚤晚相從巖下寺,
對床清話雨颼颼。
中文譯文:
道理并沒有南北之分,
我遠赴深山密林非為追求。
終究此生都是紛擾不定,
回想從前,何事不是漫長曲折。
撞鐘擊鼓,千人共進餐,
戴著角冠,披著毛皮,萬劫不休。
早晚相隨在山下的寺廟,
并肩而坐,暢談著雨聲沙沙。
詩意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李處權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人通過“道”來代指人生的道理,認為南北并沒有本質的區別,追求真理的過程并非局限于某個地域或方向。他離開繁華喧囂的世界,前往深山密林,不為他所追求的目標所困擾,寄望于在清靜的環境中尋找內心的寧靜和真理。
作者用“撞鐘擊鼓千人飯,戴角披毛萬劫休”來描繪世俗的繁雜與紛擾。撞鐘擊鼓象征著人們為了功名利祿而拼命奔忙,千人飯代表了世間繁華的虛妄。而“戴角披毛”則暗指為權勢和地位不擇手段的人們,他們追求的目標是永無止境的。作者用這樣的對比,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看透和超脫,認為這些追求并不能帶來真正的滿足和幸福。
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與一位相伴的朋友或知己在山下的寺廟相對而坐,借著雨聲的蕭瑟,暢談心事。這種清靜的環境和朋友間的深入交流,使得詩人感到內心的安寧和舒適。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于追求內心寧靜和真理的重要性的思考和呼喚。
整首詩詞通過對比的手法,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真理和內心寧靜的深刻思考和渴望。同時,通過對功名利祿的嘲諷和超越,表達了對于世俗紛擾的冷眼和超然態度。
“撞鐘擊鼓千人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án huì èr shǒu
寄曇晦二首
dào wú nán běi běn tóng liú, yuǎn fù cóng lín fēi suǒ qiú.
道無南北本同流,遠赴叢林非所求。
dào dǐ cǐ shēng jù rǎo rǎo, cóng qián hé shì bù yōu yōu.
到底此生俱擾擾,從前何事不悠悠。
zhuàng zhōng jī gǔ qiān rén fàn, dài jiǎo pī máo wàn jié xiū.
撞鐘擊鼓千人飯,戴角披毛萬劫休。
zǎo wǎn xiāng cóng yán xià sì, duì chuáng qīng huà yǔ sōu sōu.
蚤晚相從巖下寺,對床清話雨颼颼。
“撞鐘擊鼓千人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