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瞑雨濯紅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瞑雨濯紅蕖”全詩
濕煙蒙翠竹,瞑雨濯紅蕖。
茅舍真淳俗,瓷甖窈窕沽。
何須訪摩詰,便是輞川圖。
分類:
《發永豐道中》李處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發永豐道中》是宋代李處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云斷山如拭,秋明水劇虛。
濕煙蒙翠竹,瞑雨濯紅蕖。
茅舍真淳俗,瓷甖窈窕沽。
何須訪摩詰,便是輞川圖。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為主題,通過對永豐道中的描寫,展現了山水和人文景觀的美。作者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出自然景色的壯美與寧靜,以及人們淳樸的生活和寧靜的心境。
賞析:
詩詞的第一句“云斷山如拭,秋明水劇虛”,通過云斷山景與秋明水景的對比,表達了山水之間的清晰和虛幻感。詩詞中的“云斷山如拭”形象地描述了云霧散開后山巒的景象,給人以清新明亮之感。而“秋明水劇虛”則描繪了秋日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致,給人以虛幻奇幻之感。
接著,詩詞描繪了“濕煙蒙翠竹,瞑雨濯紅蕖”。這兩句通過描繪竹林和紅蕖花受雨水滋潤的情景,展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和蓬勃。濕潤的煙霧籠罩著青翠的竹林,雨水洗凈了紅蕖花,給人以清新、恬靜的感受。
詩詞的后半部分“茅舍真淳俗,瓷甖窈窕沽。何須訪摩詰,便是輞川圖”,描繪了詩人所居住的簡樸茅舍和精美的瓷甖。這反映了作者對樸素生活的向往,并表達了對塵世煩擾的厭倦。最后兩句“何須訪摩詰,便是輞川圖”,可以理解為作者認為在這樣寧靜自然的環境中,已經能夠體驗到人世間的美好,不需要再去追求其他的境界。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寧靜、淳樸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煩擾紛擾世俗的厭倦。同時,通過對山、水、竹、花等景物的描繪,詩中充滿了鮮明的意象和豐富的情感,給讀者帶來一種靜謐、寧靜的感受。
“瞑雨濯紅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 yǒng fēng dào zhōng
發永豐道中
yún duàn shān rú shì, qiū míng shuǐ jù xū.
云斷山如拭,秋明水劇虛。
shī yān méng cuì zhú, míng yǔ zhuó hóng qú.
濕煙蒙翠竹,瞑雨濯紅蕖。
máo shè zhēn chún sú, cí yīng yǎo tiǎo gū.
茅舍真淳俗,瓷甖窈窕沽。
hé xū fǎng mó jí, biàn shì wǎng chuān tú.
何須訪摩詰,便是輞川圖。
“瞑雨濯紅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