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陰曾借暑天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陰曾借暑天涼”全詩
封植不知何歲月,凋零今困幾風霜。
老根傍出人供爨,蠹腹多穿馬系韁。
嘆惜他年承愛賞,清陰曾借暑天涼。
分類:
《詠槐》李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槐》是宋代詩人李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古槐疏慘倚頹墻,
病葉先秋已半黃。
封植不知何歲月,
凋零今困幾風霜。
這棵古老的槐樹孤獨地斜倚在頹墻旁,
它的葉子在初秋時已經有一半變黃。
它被封存的時間已經不可考,
如今它的凋零困頓受盡風霜的摧殘。
老根傍出人供爨,
蠹腹多穿馬系韁。
嘆惜他年承愛賞,
清陰曾借暑天涼。
它的老根旁邊長出了靠人供養的火爐,
蟲蛀已經多次穿透它的身軀,像馬的韁繩。
人們對它曾經的愛護和賞識感到惋惜,
它曾經提供清涼的蔭庇,在炎炎夏日里給人們帶來涼爽。
這首詩描繪了一棵古槐樹的凄涼與凋零。槐樹作為一種常見的樹木,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作者通過描寫槐樹的境況,表達了對光陰流逝和歲月無情的感嘆。槐樹的凋零和受損象征著人事的無常和脆弱,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自然界的關注和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反思。這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展示了時間的無情和人事的滄桑,給讀者帶來深思和共鳴。
“清陰曾借暑天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huái
詠槐
gǔ huái shū cǎn yǐ tuí qiáng, bìng yè xiān qiū yǐ bàn huáng.
古槐疏慘倚頹墻,病葉先秋已半黃。
fēng zhí bù zhī hé suì yuè, diāo líng jīn kùn jǐ fēng shuāng.
封植不知何歲月,凋零今困幾風霜。
lǎo gēn bàng chū rén gōng cuàn, dù fù duō chuān mǎ xì jiāng.
老根傍出人供爨,蠹腹多穿馬系韁。
tàn xī tā nián chéng ài shǎng, qīng yīn céng jiè shǔ tiān liáng.
嘆惜他年承愛賞,清陰曾借暑天涼。
“清陰曾借暑天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