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紛銷寂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紛銷寂默”全詩
欲問三山路,先知一溉功。
萬紛銷寂默。
一氣抱沖融。
更約丹砂訣,他時訪葛洪。
分類:
《答徐耘朝散》李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徐耘朝散》是宋代詩人李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年在汾水之上,曾遇到海南的老人。
欲問三山之路,必先了解一次灌溉的功勞。
萬物的繁華消散寂靜,只有一股氣息包含著沖刺和融合。
再約定學習丹砂的訣竅,將來去拜訪葛洪。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李復與一個名叫徐耘的朋友的對話。詩中提到了汾水、海南和三山等地名,但更多的是通過景物描寫、比喻和隱喻來表達一種哲思和情感。
詩人在昔年與海南的老人相遇,這個老人可能是一個智者或者是擁有豐富經驗的人。詩人想要了解三山之路,即指的是一條通往更高境界、更深層次的道路,但他明白在追求這個目標之前,他需要掌握某種技能或知識,以此來積累功勛。
接下來的描寫表達了世間萬物的繁華和喧囂最終都會消散,留下的只有一種氣息,這種氣息蘊含著沖刺和融合的精神。這或許是詩人對于追求真理和境界的思考,認為在追求的過程中,需要有勇氣和智慧去沖破束縛、融合各種因素。
最后兩句提到了丹砂和葛洪,丹砂是道家修煉的重要材料,而葛洪是宋代道家學者,他的著作《抱樸子》對于道家修煉有很深入的闡述。詩人約定以后學習丹砂的訣竅,并表示將來會去拜訪葛洪,這暗示了詩人渴望進一步探索和追求道家修煉的智慧。
賞析:
《答徐耘朝散》以簡練的語言和意境豐富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于人生和修煉道路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隱喻,詩人表達了對于追求真理和境界的渴望,以及在追求的過程中需要有沖刺和融合的勇氣和智慧。
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將浮華和喧囂的世界與內心的平靜和追求真理的精神進行了對照。最后兩句透露出詩人的修煉心愿,表達了對于學習和追隨智者的渴望。
整首詩詞意境清新,意味深長,通過簡潔而富有內涵的文字,給人以思考和啟迪。它提醒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要有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念,同時需要勇氣和智慧去迎接挑戰,不斷追求自我提升和境界的提升。
“萬紛銷寂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xú yún cháo sàn
答徐耘朝散
xī nián fén shuǐ shàng, céng yù hǎi nán wēng.
昔年汾水上,曾遇海南翁。
yù wèn sān shān lù, xiān zhī yī gài gōng.
欲問三山路,先知一溉功。
wàn fēn xiāo jì mò.
萬紛銷寂默。
yī qì bào chōng róng.
一氣抱沖融。
gèng yuē dān shā jué, tā shí fǎng gě hóng.
更約丹砂訣,他時訪葛洪。
“萬紛銷寂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