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計未諧歸計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身計未諧歸計好”全詩
地底豈無干斗氣,天邊爭奈飲牛人。
田宜秫稻應多酒,路入溪山漸少塵。
身計未諧歸計好,一樽猶可醉鄉鄰。
分類:
《送張宏下第南歸》李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張宏下第南歸》是李覯創作于宋代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張宏下第南歸,
世家元是武夷孫。
四上觀光預國寶,
地底豈無干斗氣。
天邊爭奈飲牛人,
田宜秫稻應多酒。
路入溪山漸少塵,
身計未諧歸計好。
一樽猶可醉鄉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李覯送別好友張宏南歸的情景。張宏是武夷孫的后裔,他在京城考取了進士,即將回到家鄉。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表達了對張宏的祝福和對友誼的思念。
詩的開篇,以第一句“送張宏下第南歸”,表明了詩的主題和情境,李覯將送別的場景展現出來。接下來的兩句“世家元是武夷孫,四上觀光預國寶”,贊頌了張宏出身于名門望族,并且在京城有過優異的成績,即將回歸故鄉。
接著,詩人用“地底豈無干斗氣,天邊爭奈飲牛人”來描繪張宏的才能和志向。這兩句意味深長,暗示著張宏具有遠大的抱負和與眾不同的才華,他將在故鄉展現自己的抱負和才能。
之后的兩句“田宜秫稻應多酒,路入溪山漸少塵”,表達了李覯對張宏回到家鄉的期待。詩人希望張宏能夠在家鄉的田野間種植豐收的莊稼,享受和家人朋友共飲美酒的歡樂。而“路入溪山漸少塵”則暗示著回到山水環繞的家鄉后,張宏可以遠離塵世紛擾,過上寧靜自然的生活。
最后兩句“身計未諧歸計好,一樽猶可醉鄉鄰”,表達了李覯對張宏前程的期待。詩人認為張宏的人生規劃還未完全確定,但只要能夠在家鄉附近享受一杯酒,與鄉鄰們暢談,便已足夠幸福。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友情和對歸鄉生活的向往,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對張宏的祝福。詩意深遠,意境優美,是一首富有情感和離情別緒的佳作。
“身計未諧歸計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āng hóng xià dì nán guī
送張宏下第南歸
shì jiā yuán shì wǔ yí sūn, sì shàng guān guāng yù guó bǎo.
世家元是武夷孫,四上觀光預國寶。
dì dǐ qǐ wú gān dòu qì, tiān biān zhēng nài yǐn niú rén.
地底豈無干斗氣,天邊爭奈飲牛人。
tián yí shú dào yīng duō jiǔ, lù rù xī shān jiàn shǎo chén.
田宜秫稻應多酒,路入溪山漸少塵。
shēn jì wèi xié guī jì hǎo, yī zūn yóu kě zuì xiāng lín.
身計未諧歸計好,一樽猶可醉鄉鄰。
“身計未諧歸計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