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有中庸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圣有中庸訓”全詩
不畏離群久,所嗟行路難。
曬衣云日薄,撲面水風酸。
圣有中庸訓,時時著意看。
分類:
《送黃介夫》李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黃介夫》是宋代詩人李覯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短暫的別離場景,表達了離散之苦和行路之難。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短亭車馬地,送子一盤恒。
在短暫的驛站,車馬來來往往,我送著你離開。
詩中的“短亭”暗示了別離的短暫性,而“車馬地”則象征著離別之地的繁忙和喧囂。詩人以簡潔的詞句勾勒出一幅熙熙攘攘的場景,與離情相互映襯。
不畏離群久,所嗟行路難。
你并不害怕長時間地離開親人朋友,只是感嘆行路的艱辛。
詩人表達了離群之后的孤獨和思念之情。離別使人感到孤獨,而行路則充滿了種種困難和艱險。這兩句詩道出了離別和行路的雙重苦楚,以及對友情和親情的思念。
曬衣云日薄,撲面水風酸。
曬衣服的云逐漸稀薄,撲面而來的水風帶來苦澀。
這兩句詩通過描寫自然景象,表達了離別之后的凄涼和苦楚。曬衣服的云漸漸散去,象征著離別的時刻漸漸逼近,而撲面而來的水風則帶來了凄涼和傷感的情緒。
圣有中庸訓,時時著意看。
圣人有中庸之訓,我們應時刻留意。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于行路苦難的思考和對圣人教誨的借鑒。詩人認為,圣人的中庸之道可以幫助人們應對離別和行路的艱辛。他呼吁大家時刻保持警覺,學習圣人的智慧,以求在困難中堅持中庸之道。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離別和行路的苦難,同時揭示了圣人智慧對于應對困難的重要性。它以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打動著讀者,引發人們對于生活中離別和困難的共鳴。
“圣有中庸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uáng jiè fū
送黃介夫
duǎn tíng chē mǎ dì, sòng zi yī pán héng.
短亭車馬地,送子一盤恒。
bù wèi lí qún jiǔ, suǒ jiē xíng lù nán.
不畏離群久,所嗟行路難。
shài yī yún rì báo, pū miàn shuǐ fēng suān.
曬衣云日薄,撲面水風酸。
shèng yǒu zhōng yōng xùn, shí shí zhe yì kàn.
圣有中庸訓,時時著意看。
“圣有中庸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