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無車轍水無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路無車轍水無橋”全詩
婚姻取足唯春繭,鹽酪歸來待晚樵。
一樣寬衣疑效古,幾人華發未經徭。
相逢不會寒溫語,借問官家合是堯。
分類:
《野人》李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野人》是宋代李覯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在蒼茫的村落半草茅,
道路上無車轍水無橋。
婚姻只取足春繭,
鹽酪回來待晚樵。
衣著寬大疑似古人,
幾個人頭發未經過徭役。
相逢時不會言寒溫,
借問官家是否像堯舜。
詩意:
《野人》以樸實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質樸、淳樸的村莊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感悟。詩中描述了村莊的荒涼和簡樸,道出了農村環境的貧瘠和艱辛。婚姻只追求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非物質的奢望。回到家中,等待著晚上的柴米油鹽,過著樸素的生活。詩人以自己寬松的衣著和未經徭役的頭發暗示了他與當時社會的隔閡,以及對過去時代的向往。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他對現實社會的困惑和疑問,寄望于能夠像上古圣君堯舜一樣有一個理想的官府。
賞析:
《野人》通過簡潔自然的語言,揭示了村莊的質樸生活和農民的艱辛處境。詩中的描寫充滿了樸素的情感,沒有華麗的修辭,卻能深刻觸動讀者的心靈。詩人以自己與當時社會的不合時宜為切入點,批判了社會的不公和人情的冷漠,表達了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對現實的質疑。整首詩以簡練的筆觸,傳遞出一種深沉而樸實的情感,使讀者在細膩的描寫中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社會中農民的艱辛生活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理想的追求。它以樸素的語言和深入的內涵,給人以啟迪和思考,使讀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們的生活狀態。
“路無車轍水無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ě rén
野人
cūn luò cāng máng bàn cǎo máo, lù wú chē zhé shuǐ wú qiáo.
村落蒼茫半草茅,路無車轍水無橋。
hūn yīn qǔ zú wéi chūn jiǎn, yán lào guī lái dài wǎn qiáo.
婚姻取足唯春繭,鹽酪歸來待晚樵。
yí yàng kuān yī yí xiào gǔ, jǐ rén huá fà wèi jīng yáo.
一樣寬衣疑效古,幾人華發未經徭。
xiāng féng bú huì hán wēn yǔ, jiè wèn guān jiā hé shì yáo.
相逢不會寒溫語,借問官家合是堯。
“路無車轍水無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