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記來時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記來時路”全詩
不記來時路,自嫌衣上塵。
院香知有佛,僧靜似無人。
十載京華夢,相逢一欠申。
分類:
《怡山長慶寺》李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怡山長慶寺》是宋代李覯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行金碧里,
氣象怳如春。
不記來時路,
自嫌衣上塵。
院香知有佛,
僧靜似無人。
十載京華夢,
相逢一欠申。
詩詞以描繪一個寧靜寺廟的景象為主題。行行金碧里,形容寺廟金碧輝煌的場景,氣象怳如春則表現出寺廟的氛圍如春天般溫暖宜人。第二句不記來時路,自嫌衣上塵,表達了詩人來到此地已經忘卻了旅途的辛勞,卻在自己的衣服上看到灰塵,自我嫌棄。這句詩意蘊含著對紛擾塵世的厭倦和對清凈的向往。
接下來的兩句,院香知有佛,僧靜似無人,通過描繪香氣襲人的院子和僧人專注靜坐的景象,展現出寺廟的寧靜和空靈。詩人用院香和僧靜來傳達佛教寺廟的氛圍,表現出他對佛法的敬仰和對靜謐境界的向往。
最后兩句,十載京華夢,相逢一欠申,表達了詩人在京城過去的十年中的夢幻般的經歷,與此地相逢卻感到有所不足。欠申一詞暗指詩人對于自己與此地相逢的欠缺,對于在塵世中的追求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整首詩以寺廟為背景,通過描繪寺廟的景象和詩人的情感,表達了對清凈、寧靜和超脫塵世的向往。詩人在這片凈土中尋覓心靈的安寧,并對自己在紛繁世界中的追求和欠缺產生了思考。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宋代文人的內心追求和對佛教文化的崇敬。
“不記來時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í shān cháng qìng sì
怡山長慶寺
xíng xíng jīn bì lǐ, qì xiàng huǎng rú chūn.
行行金碧里,氣象怳如春。
bù jì lái shí lù, zì xián yī shàng chén.
不記來時路,自嫌衣上塵。
yuàn xiāng zhī yǒu fú, sēng jìng shì wú rén.
院香知有佛,僧靜似無人。
shí zài jīng huá mèng, xiāng féng yī qiàn shēn.
十載京華夢,相逢一欠申。
“不記來時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