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聽兄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忍聽兄迎”全詩
可憐留母養,不忍聽兄迎。
分類: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薛修》林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薛修》
這首詩詞出自宋代詩人林同的《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系列之一,以表達孝道為主題。該詩以薛修為主人公,通過描繪他的行為來體現他對母親的孝順之情。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邑令直微爾,爭如相國榮。
邑令:指地方官員,微爾:微不足道的人物。相國:高官職位,榮:光榮。
譯文:那些微不足道的人物,與相國的榮譽相比,豈能相提并論。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一般人物的平凡,與高官職位的尊貴和光榮進行了對比。相國作為高官,代表了權力和社會地位的象征,而邑令則代表了普通人的平凡身份。通過這種對比,詩人強調了相國之榮的偉大,以凸顯薛修的崇高孝行。
可憐留母養,不忍聽兄迎。
留母養:留下來照顧母親。迎:接回。
譯文:可憐心疼母親,不忍聽從兄長的迎接。
這兩句表達了薛修對母親的深深憐惜和孝心。他選擇留下來照顧母親,而不是聽從兄長的迎接。這展現了薛修對母親的關愛和責任感,他不舍得離開母親,而是主動選擇留守,照顧她的生活。
整首詩詞通過薛修的行為,揭示了他對母親的孝順之情。他不計較自己的地位和榮譽,而是選擇留下來照顧母親。這種堅持和犧牲的精神展示出孝道在他心中的重要性。詩人通過這首詩詞傳達了對孝道的贊美和崇高價值的肯定。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孝道的內涵,既表達了作者對相國之榮的理解,又揭示了薛修對母親的孝順之情。通過對比和細膩的描寫,詩人成功地展現了孝道的偉大和可貴之處,引發讀者對于家庭和親情的深思。
“不忍聽兄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n zhě zhī xiào èr bǎi sì shí shǒu xuē xiū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薛修
yì lìng zhí wēi ěr, zhēng rú xiàng guó róng.
邑令直微爾,爭如相國榮。
kě lián liú mǔ yǎng, bù rěn tīng xiōng yíng.
可憐留母養,不忍聽兄迎。
“不忍聽兄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