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親可忍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偏親可忍了”全詩
紫芝亦良苦,負母入京師。
分類: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元德秀》林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元德秀》是宋代詩人林同所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孝道為主題,描寫了一個進士不愿意離開母親遠赴京城的故事。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元德秀
進士能毋舉,偏親可忍了。
紫芝亦良苦,負母入京師。
詩意:
這位孝子在《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元德秀》這首詩中表達了他對母親的深深敬愛和對孝道的堅守。他寧愿不去參加進士考試,也能忍受離開家鄉,去遠方照顧年邁的母親。他將母親比作紫芝,意味著母親就像一種珍貴的草藥,具有無盡的艱辛和苦難。為了不辜負母親的期望,他決定背負母親前往京城。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展現了孝道的偉大。詩人通過對進士和親情的對比,突出了孝順的重要性。進士是當時社會上最令人羨慕的身份之一,但詩人卻寧愿舍棄這樣的機會,選擇陪伴母親。這種選擇彰顯了詩人內心對母愛的敬重和對家庭價值的追求。
詩中的"紫芝"象征著母親的珍貴和不可替代。紫芝是一種傳說中的珍貴草藥,生長在深山之中,采摘非常艱難。通過將母親比作紫芝,詩人表達了母愛的珍貴和母親為養育他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他心存感激之情,愿意背負母親前往京城,盡孝道之責。
這首詩以簡短的四行展現了孝道的情感,富有感染力。它提醒人們要注重家庭和親情的重要性,不論身份地位如何,都應銘記孝順的價值。林同在這首詩中用樸實的語言和深情的筆觸,打動了讀者的心靈,喚起人們對孝道的思考和尊重。
“偏親可忍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n zhě zhī xiào èr bǎi sì shí shǒu yuán dé xiù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元德秀
jìn shì néng wú jǔ, piān qīn kě rěn le.
進士能毋舉,偏親可忍了。
zǐ zhī yì liáng kǔ, fù mǔ rù jīng shī.
紫芝亦良苦,負母入京師。
“偏親可忍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