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當御嫦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當御嫦娥”全詩
夜中光漸小,讒此玻璃月。
白免卯時生,桂子秋后結。
天上有山河,兩界隔吳越。
何當御嫦娥,萬里駕飛轍。
太白為前驅,彩鶯相繼發。
分類:
《月》陸文圭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月》是宋代陸文圭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天一片玉,上有眾星列。
夜中光漸小,讒此玻璃月。
白免卯時生,桂子秋后結。
天上有山河,兩界隔吳越。
何當御嫦娥,萬里駕飛轍。
太白為前驅,彩鶯相繼發。
詩意:
這首詩詞以月亮為主題,描繪了月亮在夜空中的變化和美麗。詩人通過形容月亮如同一塊玉石懸掛在青天之中,并有眾多星辰環繞,表達了月亮的高潔和神圣。隨著夜深,月光逐漸減弱,詩人稱這是“玻璃月”,意指月光如同玻璃一般脆弱而短暫。詩中還提到了白兔在卯時出生,桂子在秋季結實,以及天空中的山河和吳越兩地的分隔,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御嫦娥的向往,希望能駕馭仙女的神奇之力,與太白星作為前驅,一同飛馳于天空,彩鶯也相繼飛翔。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意象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月亮的獨特感悟和情感表達。詩人以“青天一片玉”來形容月亮,使其與高潔、神圣的意象相融合。隨后的“玻璃月”形象,表達了月光的微弱和短暫,以及人們對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無法捕捉的遺憾。詩中的白兔和桂子則增添了生命與季節的律動感。詩人用“天上有山河,兩界隔吳越”表達了月亮與人類世界之間的隔閡,同時也展現了對遠方和未知的向往。最后,詩人以御嫦娥、太白星和彩鶯為象征,表達了對自由、想象力和美好未來的憧憬。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月亮的美麗與神秘,以及人們對于自然和遠方的向往。詩人通過意象的烘托和情感的抒發,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月亮的變化和詩人內心的情感起伏,進而引發對于生命、自然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何當御嫦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月
qīng tiān yī piàn yù, shàng yǒu zhòng xīng liè.
青天一片玉,上有眾星列。
yè zhōng guāng jiàn xiǎo, chán cǐ bō lí yuè.
夜中光漸小,讒此玻璃月。
bái miǎn mǎo shí shēng, guì zǐ qiū hòu jié.
白免卯時生,桂子秋后結。
tiān shàng yǒu shān hé, liǎng jiè gé wú yuè.
天上有山河,兩界隔吳越。
hé dāng yù cháng é, wàn lǐ jià fēi zhé.
何當御嫦娥,萬里駕飛轍。
tài bái wèi qián qū, cǎi yīng xiāng jì fā.
太白為前驅,彩鶯相繼發。
“何當御嫦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