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煙青濕白如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煙青濕白如幢”全詩
玉煙青濕白如幢,銀灣曉轉流天東。
溪汀眠鷺夢征鴻,輕漣不語細游溶。
層岫回岑復疊龍,苦篁對客吟歌筒。
作者簡介(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溪晚涼》李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溪晚涼》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描繪溪水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之情。
譯文:
在山風中,一只白狐朝著明亮的月亮號叫,
秋天的寒風清除了云彩,留下了湛藍的天空。
如幢的煙霧像玉石一樣青澀濕滑,
在黎明時分,銀色的彎月轉向了東方。
溪水邊的沙灘上,沉睡的鷺鳥夢中呼喚著遠行的鴻鳥,
水面上泛起的漣漪靜靜地流動,無聲細微。
層層疊疊的山嶺像龍一樣回旋著,
苦竹向游人訴說著吟唱的故事。
詩意和賞析:
《溪晚涼》通過對溪水的描繪,一方面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另一方面也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悠遠的歷史。
首先,詩中描繪的夜晚景色如詩如畫,給人以美的享受。白狐向月號山風,展現了夜晚動物與月亮之間的特殊關系,給人一種神秘之感。
其次,作者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強調了季節的變化,特別是寒風清除云彩,留下湛藍的天空的描寫,讓人感受到秋天的清爽和干凈。
再次,描繪了溪水邊的一系列景象,如濕潤的玉煙、轉向東方的銀灣等,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細膩之美。
最后,通過描繪水面漣漪的流動、山嶺的回旋和苦竹對客吟唱的場景,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機和悠久歷史。這種景象與作者的情感相結合,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贊美之情。
總的來說,李賀的《溪晚涼》以其細膩的描寫和優美的語言,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神秘,在讀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玉煙青濕白如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wǎn liáng
溪晚涼
bái hú xiàng yuè hào shān fēng, qiū hán sǎo yún liú bì kōng.
白狐向月號山風,秋寒掃云留碧空。
yù yān qīng shī bái rú chuáng,
玉煙青濕白如幢,
yín wān xiǎo zhuǎn liú tiān dōng.
銀灣曉轉流天東。
xī tīng mián lù mèng zhēng hóng, qīng lián bù yǔ xì yóu róng.
溪汀眠鷺夢征鴻,輕漣不語細游溶。
céng xiù huí cén fù dié lóng, kǔ huáng duì kè yín gē tǒng.
層岫回岑復疊龍,苦篁對客吟歌筒。
“玉煙青濕白如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三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