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恨一年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恨一年遲”全詩
豈云公有憾,時恐世傳疑。
誰解吟成史,寧憂罪到詩。
詩成終自愧,空恨一年遲。
分類:
《挽余丞相四首》彭龜年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余丞相四首》是宋代彭龜年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對逝去的丞相余中丞的追思和感慨,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自身才華未被世人所知的遺憾和憂慮。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三絕今非少,
元功人未知。
豈云公有憾,
時恐世傳疑。
誰解吟成史,
寧憂罪到詩。
詩成終自愧,
空恨一年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典型的宋詞風格,通過借古諷今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丞相余中丞的追思和對自身才華未被世人所知的憂慮。
首句“三絕今非少”,意味著當今世上已經很少有杰出的人才了,對于丞相余中丞的杰出才華,人們卻不為所知。這句話既是對丞相余中丞的贊美,也是對整個時代人才匱乏的感慨。
接下來的兩句“豈云公有憾,時恐世傳疑”,表達了作者對丞相余中丞是否心懷遺憾的疑問。作者擔心,也許世人會對丞相的事跡和成就產生懷疑,因為這些成就并沒有被廣泛傳揚開來。
下一句“誰解吟成史,寧憂罪到詩”,表明作者對自己的才華和創作的憂慮。作者感嘆,即使自己的詩詞成就能夠被后人傳為史冊,也寧愿承擔罪過,不愿意寫出這樣的詩詞。
最后兩句“詩成終自愧,空恨一年遲”,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才華遲到的遺憾和自責。作者認為自己創作的詩詞雖然最終完成,但自己卻對其感到愧疚,希望自己早一年完成這首詩詞。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逝去丞相余中丞的敬佩和追思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才華未被世人所知和遺憾的憂慮。這種情感交融的抒發方式,以及對時代人才匱乏的感慨,使得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
“空恨一年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yú chéng xiàng sì shǒu
挽余丞相四首
sān jué jīn fēi shǎo, yuán gōng rén wèi zhī.
三絕今非少,元功人未知。
qǐ yún gōng yǒu hàn, shí kǒng shì chuán yí.
豈云公有憾,時恐世傳疑。
shuí jiě yín chéng shǐ, níng yōu zuì dào shī.
誰解吟成史,寧憂罪到詩。
shī chéng zhōng zì kuì, kōng hèn yī nián chí.
詩成終自愧,空恨一年遲。
“空恨一年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