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妙音誰能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時妙音誰能領”全詩
此時妙音誰能領,繞石瑯瑯走澗泉。
分類: 步月
《與客步月坐澗中石上》錢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與客步月坐澗中石上》
朝代:宋代
作者:錢時
中文譯文:
山深的林間,分一道天地間的縫隙,
坐在溪流旁邊,身子搖搖欲墜,月色明亮。
此時的美妙音樂,有誰能領悟,
圍繞著石頭,悅耳的聲音回蕩于澗谷之間。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與客人一同欣賞月光的場景。詩人選擇了一個深山中的溪澗作為觀賞的地點,山間的樹木稠密,只有一道天地間的縫隙,讓人感到與世隔絕。詩人坐在溪流旁邊的石頭上,月光灑在身上,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幽美的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想要領悟其中的美妙音樂,但他意識到這樣的領悟并非易事。他用詩意表達了這種深山溪澗中的寧靜與美感,并展現了人與自然相融的情境。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幽靜的山林中的情景。詩人通過山深林茂的描繪,給人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讓讀者沉浸在這個安靜而神秘的環境中。詩人選擇了坐在澗中的石頭上,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存在感。同時,通過描繪月光的明亮,詩人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溫暖的氛圍,給人以安慰和放松的感覺。
詩人在表達對美的追求時,提到了"妙音",暗示了山林中流動的音樂。然而,詩人也意識到這種美妙音樂的領悟并非容易,通過"繞石瑯瑯走澗泉"的描述,使得讀者感受到這種美妙音樂在山谷間回蕩的聲音,強調了領悟的困難。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山林的寧靜與美感,同時表達了詩人對于美的追求和領悟的難度。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音樂,詩人將讀者帶入一個與世隔絕的幽靜場景,讓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的存在。
“此時妙音誰能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kè bù yuè zuò jiàn zhōng shí shàng
與客步月坐澗中石上
lín biàn shān shēn yī xià tiān, lín liú diē zuò yuè juān juān.
林遍山深一罅天,臨流跌坐月娟娟。
cǐ shí miào yīn shuí néng lǐng, rào shí láng láng zǒu jiàn quán.
此時妙音誰能領,繞石瑯瑯走澗泉。
“此時妙音誰能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