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毛白盡更愁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頭毛白盡更愁吟”全詩
月伴征人驚夢枕,風搖戍婦搗衣砧。
失群孤雁千山景,無數寒蟲四壁音。
滿目乾坤都是恨,頭毛白盡更愁吟。
分類:
《秋夜》丘葵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夜》是宋代丘葵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紛紛敗葉已辭林,
四顧凄涼夜色深。
月伴征人驚夢枕,
風搖戍婦搗衣砧。
失群孤雁千山景,
無數寒蟲四壁音。
滿目乾坤都是恨,
頭毛白盡更愁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秋夜的景象和其帶來的寂寥和憂愁。紛紛敗葉已離開林間,四周蕭瑟的夜色深沉。月亮陪伴著征人,驚擾著他在夢中的枕邊。寒風吹動著戍婦搗衣的砧杵聲。孤雁失去了群體,獨自飛過千山景色。無數寒蟲的鳴叫聲在四壁回蕩。眼中的世界充滿了無盡的憂愁,頭發已經變得斑白,更加添了凄涼的吟唱。
賞析:
這首詩借助秋夜的景象,以獨特的表達方式揭示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憂傷。敗葉離林,夜色深沉,揭示了秋季的凄涼和寂寥。月亮不僅是夜晚的獨特元素,還象征著寄托、希望和思鄉之情。征人在月光下驚醒,表達了他在異鄉為生活而奔波的艱辛和不安。風搖戍婦搗衣砧的描寫,傳達了家園的思念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孤雁和寒蟲的形象,刻畫了孤獨和無助的境遇,進一步強調了作者內心的孤寂。最后兩句以頭毛白盡和愁吟來表達作者深深的憂愁和痛苦,通過對自身的表達,使得整首詩更具感人力量。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秋夜的凄涼景象,將自然景色與人的內心感受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給人以深思和共鳴之感。
“頭毛白盡更愁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yè
秋夜
fēn fēn bài yè yǐ cí lín, sì gù qī liáng yè sè shēn.
紛紛敗葉已辭林,四顧凄涼夜色深。
yuè bàn zhēng rén jīng mèng zhěn, fēng yáo shù fù dǎo yī zhēn.
月伴征人驚夢枕,風搖戍婦搗衣砧。
shī qún gū yàn qiān shān jǐng, wú shù hán chóng sì bì yīn.
失群孤雁千山景,無數寒蟲四壁音。
mǎn mù qián kūn dōu shì hèn, tóu máo bái jǐn gèng chóu yín.
滿目乾坤都是恨,頭毛白盡更愁吟。
“頭毛白盡更愁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