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龍向靈湫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憐龍向靈湫蟄”全詩
可憐龍向靈湫蟄,忍見猱來古木升。
四載干戈多白骨,半宵風雨獨青燈。
腐儒未識皇天意,不信荊舒竟莫懲。
分類:
《怪事》丘葵 翻譯、賞析和詩意
《怪事》是宋代丘葵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怪事年來見未曾,
岸今為谷谷為陵。
可憐龍向靈湫蟄,
忍見猱來古木升。
四載干戈多白骨,
半宵風雨獨青燈。
腐儒未識皇天意,
不信荊舒竟莫懲。
譯文:
奇怪的事情年復一年地發生,
岸邊的山丘如今變成了谷地、陵墓。
可憐的龍蟄伏在靈湫中,
卻不忍看到猱獅攀升古木。
四年的戰亂造成了許多白骨,
半夜的風雨中只有孤獨的青燈。
愚昧的儒生沒有識別出天命的意圖,
不相信荊軻舒展的胸懷竟然沒有被懲罰。
詩意:
《怪事》通過描繪一系列怪異的景象,反映了宋代社會的混亂和人們對于時局的困惑和痛苦。詩中所描述的景象,既包括自然界的變化,如岸邊山丘的消失和龍蟄伏,也有人事方面的變故,如戰亂帶來的白骨和愚昧儒生對政治現實的無知。整首詩以怪異的景象和意象為線索,表達了丘葵對時局動蕩、政治黑暗和社會不公的關切和憤怒。
賞析:
《怪事》以其獨特的意象和抒發情感的方式吸引著讀者。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通過描繪岸邊的山丘變成谷地、龍蟄伏、猱獅攀升古木等奇特景象,折射出宋代社會種種不正常和令人痛心的現象。同時,詩人以白骨和青燈暗示了戰亂和政治黑暗的陰影,以及愚昧儒生對時局的無知和無能。這些形象的運用使得詩詞充滿了詩意和張力。
《怪事》通過對社會現實的揭示和對人們對于時局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和對政治腐敗的譴責。整首詩喚起了讀者對于社會混亂和不公的共鳴,同時也呼吁人們應該關注時局,思考社會問題,追求公正和改革,以期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
“可憐龍向靈湫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ài shì
怪事
guài shì nián lái jiàn wèi zēng, àn jīn wèi gǔ gǔ wèi líng.
怪事年來見未曾,岸今為谷谷為陵。
kě lián lóng xiàng líng jiǎo zhé, rěn jiàn náo lái gǔ mù shēng.
可憐龍向靈湫蟄,忍見猱來古木升。
sì zài gān gē duō bái gǔ, bàn xiāo fēng yǔ dú qīng dēng.
四載干戈多白骨,半宵風雨獨青燈。
fǔ rú wèi shí huáng tiān yì, bù xìn jīng shū jìng mò chéng.
腐儒未識皇天意,不信荊舒竟莫懲。
“可憐龍向靈湫蟄”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