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如何以貨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佛祖如何以貨居”全詩
從來筆同天人事,佛祖如何以貨居。
分類:
《再答吳仲登三絕》釋寶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答吳仲登三絕》是宋代釋寶曇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案上擺放著如山般的一堆書籍,
青燈下度過的歲月已經沒有剩余。
一直以來,筆與天人的事物相同,
佛祖又如何能以物質為生活依歸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于書籍、歲月以及佛祖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和修行的思考。
首先,詩中描述了案上堆放的書籍如山般高大,展現了知識的豐富和廣博。這堆書象征著人們追求智慧和知識的努力,也顯示了作者對于學問的重視。然而,青燈下度過的歲月已經不多,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這種對于光陰的感慨,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逝的無奈和珍惜。
其次,詩中提到了筆與天人的事物相同。這意味著作者將自己的筆墨之道與人世間的瑣事相提并論。筆墨是作者表達思想與情感的工具,而天人的事物則代表著世俗的紛擾與人生的經歷。這種比擬表明了作者將自己的修行與日常生活相融合,不將修行與世俗分割開來,認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體現佛法的精神。
最后,詩中提出了一個反問:佛祖又如何能以物質為生活依歸呢?此句暗含著對于佛教修行的思考。佛祖作為佛教的創始人和楷模,被認為具有無私和超脫塵世的境界。然而,詩中的問句意味著佛祖受制于物質生活,無法超越世俗塵囂。這種質疑表達了作者對于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和探索。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于書籍、歲月、筆墨和佛祖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和修行的思考。作者將個人的修行與現實世界相結合,并對于物質與精神的關系進行了質疑。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于人生意義的思索和對于人與世界關系的思考。
“佛祖如何以貨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dá wú zhòng dēng sān jué
再答吳仲登三絕
àn shàng rú shān yī shù shū, qīng dēng suì yuè yǐ wú yú.
案上如山一束書,青燈歲月已無馀。
cóng lái bǐ tóng tiān rén shì, fó zǔ rú hé yǐ huò jū.
從來筆同天人事,佛祖如何以貨居。
“佛祖如何以貨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