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無詩興到梅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無詩興到梅花”全詩
靜知水鏡中人物,香識爐煙上鬢華。
盡有春風飛燕子,豈無詩興到梅花。
自憐老子歸來晚,不得追隨八月槎。
分類:
《呈胡舍人二首》釋寶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呈胡舍人二首》是宋代僧人釋寶曇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呈胡舍人二首
東觀何如雙樹家,
絲絇歸踐故園沙。
靜知水鏡中人物,
香識爐煙上鬢華。
盡有春風飛燕子,
豈無詩興到梅花。
自憐老子歸來晚,
不得追隨八月槎。
譯文:
向胡舍人呈上兩首詩
東觀像雙樹般的家,
絲綢踏過故園的沙。
安靜中認識水鏡中的人物,
香氣辨識爐煙上的鬢發華麗。
盡情擁有春風中飛舞的燕子,
豈能沒有詩的靈感迎向梅花。
自愧老者歸來已晚,
無法追隨八月的船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把兩首詩呈獻給胡舍人的情景。胡舍人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知己。詩的前兩句描述了胡舍人的家,用雙樹作為隱喻,表現出胡舍人家的穩固和安寧。接著,詩人提到自己回到故園,感嘆絲綢踏過故園的沙石,寄托了對往昔時光的懷念。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內心的靜謐與洞察。他通過水鏡看到了其中的人物,意味著他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對世間的冷靜觀察。同時,他還能從爐煙中聞到香氣,感知到了鬢發上的華麗之美,展現了他對細節的敏感和對生活的熱愛。
詩的后半部分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詩的熱愛。他表達了對春風中自由飛翔的燕子的羨慕和向往,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梅花所蘊含的詩意的追求。詩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和自省,自憐自覺歸來已晚,無法追隨八月的船只,表現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機緣的錯失。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和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抒發了對時間流逝、機遇的憂慮和無奈。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的描繪,詩人展現了對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對美的追求。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新,展現了宋代詩人的獨特風格和審美觀。
“豈無詩興到梅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g hú shè rén èr shǒu
呈胡舍人二首
dōng guān hé rú shuāng shù jiā, sī qú guī jiàn gù yuán shā.
東觀何如雙樹家,絲絇歸踐故園沙。
jìng zhī shuǐ jìng zhōng rén wù, xiāng shí lú yān shàng bìn huá.
靜知水鏡中人物,香識爐煙上鬢華。
jǐn yǒu chūn fēng fēi yàn zi, qǐ wú shī xìng dào méi huā.
盡有春風飛燕子,豈無詩興到梅花。
zì lián lǎo zi guī lái wǎn, bù dé zhuī suí bā yuè chá.
自憐老子歸來晚,不得追隨八月槎。
“豈無詩興到梅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