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床就月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移床就月鋪”全詩
稍虛燈火讀,徑作壁魚枯。
辟戶從風入,移床就月鋪。
曉鐘殘暑破,依約在西湖。
分類:
《倦夜再用前韻》釋寶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倦夜再用前韻》是宋代釋寶曇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倦夜再用前韻,
疲倦的夜晚再次運用之前的韻律,
饑鼠方吟屋,
饑鼠正在屋內吱吱作聲,
飛蚊已噆膚。
蚊蟲已經叮咬著皮膚。
稍虛燈火讀,
微弱的燈火下閱讀,
徑作壁魚枯。
走過小徑,映出壁上的魚圖已經枯萎。
辟戶從風入,
門戶被風吹動,
移床就月鋪。
床榻移至月色下。
曉鐘殘暑破,
晨鐘聲中殘余的暑氣被打破,
依約在西湖。
如約地在西湖邊。
詩意:
這首詩詞以一個疲倦的夜晚為背景,表現了詩人在寂靜的夜晚中的一些感受和情景。詩人描述了饑鼠吱吱作聲和蚊蟲叮咬的情景,突顯了夜晚的寂靜和不安。詩人借助微弱的燈火,閱讀著,但眼前的魚圖已經枯萎,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無常。詩人感受到了夜風的吹動,移動床榻至月色之下,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感知與親近。最后,詩人提及晨鐘聲中早夏的酷暑被打破,似乎預示著新的時節即將來臨。整首詩抓住了夜晚的氛圍,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一種寂靜、靜謐和時光流轉的意境。
賞析:
《倦夜再用前韻》運用了簡練而質樸的語言,通過描述細微的情感和細節,勾勒出了夜晚的氛圍和人物的心境。詩中采用了對比的手法,將饑鼠和飛蚊的喧囂與微弱燈火的靜謐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夜晚的寂靜和不安。詩人通過壁上枯萎的魚圖,巧妙地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無常,給讀者以深思。詩人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相結合,將移床至月色之下與依約在西湖相呼應,傳遞出一種與自然融合、與時光共舞的意境。整首詩以簡約的表達,展現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給人一種靜謐、深沉的感受。
“移床就月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uàn yè zài yòng qián yùn
倦夜再用前韻
jī shǔ fāng yín wū, fēi wén yǐ zǎn fū.
饑鼠方吟屋,飛蚊已噆膚。
shāo xū dēng huǒ dú, jìng zuò bì yú kū.
稍虛燈火讀,徑作壁魚枯。
pì hù cóng fēng rù, yí chuáng jiù yuè pù.
辟戶從風入,移床就月鋪。
xiǎo zhōng cán shǔ pò, yī yuē zài xī hú.
曉鐘殘暑破,依約在西湖。
“移床就月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