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宜六月坐中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宜六月坐中看”出自宋代釋寶曇的《次平元衡菖蒲》,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què yí liù yuè zuò zhōng kàn,詩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卻宜六月坐中看”全詩
《次平元衡菖蒲》
細如毛發綠毿毿,寂寞無人共歲寒。
萬壑千巖風雨面,卻宜六月坐中看。
萬壑千巖風雨面,卻宜六月坐中看。
分類:
《次平元衡菖蒲》釋寶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平元衡菖蒲》
朝代:宋代
作者:釋寶曇
譯文:
菖蒲細嫩如毛發,綠意縈繞如綿氈。
它孤寂無人共度歲寒,
卻在風雨中面對萬壑千巖,
正適合坐在六月里欣賞。
詩意:
《次平元衡菖蒲》這首詩是宋代釋寶曇所作,以描寫菖蒲為主題。菖蒲嫩綠的形態細膩如毛發,清新的綠色環繞著它,給人一種溫暖和柔軟的感覺。詩人通過描繪菖蒲的孤寂和歲寒,表達了對菖蒲的獨特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悟。盡管它面對著風雨、萬壑和千巖,但它仍在六月里靜靜地欣賞這一切。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菖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思考。菖蒲細嫩的形態和綠色的意象給人一種清新、柔和的感覺,同時也象征著生命的脆弱和堅韌。詩人通過描述菖蒲孤寂無人的境況,凸顯了生命中的寂寞和孤獨感。然而,菖蒲卻能在自然風雨中堅守,它宜于在六月的時候坐中觀賞。這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堅韌不拔的敬佩和對自然的贊美。
整首詩意蘊含深遠,既揭示了菖蒲的形態和特點,又通過菖蒲的存在和堅韌精神傳達了對生命和自然的思考。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句,展示了詩人對菖蒲的獨特感悟,引發讀者對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共鳴。
“卻宜六月坐中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píng yuán héng chāng pú
次平元衡菖蒲
xì rú máo fà lǜ sān sān, jì mò wú rén gòng suì hán.
細如毛發綠毿毿,寂寞無人共歲寒。
wàn hè qiān yán fēng yǔ miàn, què yí liù yuè zuò zhōng kàn.
萬壑千巖風雨面,卻宜六月坐中看。
“卻宜六月坐中看”平仄韻腳
拼音:què yí liù yuè zuò zhōng kàn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卻宜六月坐中看”的相關詩句
“卻宜六月坐中看”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卻宜六月坐中看”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卻宜六月坐中看”出自釋寶曇的 《次平元衡菖蒲》,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