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無襦子莫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日無襦子莫嗔”全詩
官燭吹花方作夢,東風卷地已無人。
今年有酒公須醉,明日無襦子莫嗔。
香案已催朝玉帝,何如剪紙奏錢神。
分類:
《次韻施伯才除夕》釋寶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施伯才除夕》是宋代釋寶曇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年來白發為誰新,
恰受愁邊五日春。
官燭吹花方作夢,
東風卷地已無人。
今年有酒公須醉,
明日無襦子莫嗔。
香案已催朝玉帝,
何如剪紙奏錢神。
中文譯文:
這一年來,白發又是為了誰而新添的?
正好感受到憂愁邊緣的五日之春。
官方的燭光吹滅花朵,正做著夢,
東風卷起塵埃,已經沒有人了。
今年有酒,大眾應該醉醺醺,
明天將沒有人穿著襦子,別生氣。
香案已經催促朝廷的玉帝,
何不剪紙,奏響錢財之神。
詩意和賞析:
《次韻施伯才除夕》描繪了一個除夕夜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歲月變遷的感慨之情。
詩的開篇,詩人以自問的方式表達了對歲月流逝的疑問,白發新生,卻不知為了何人。這種感嘆和疑惑體現了詩人對時光的感知和對命運的思考。
接著,詩人以五日春的形象,將除夕夜的憂愁和凄涼感表現出來。在這個重要的節日里,官燭吹滅了花朵,這象征著熱鬧和喜慶的氣氛被打破,人們的夢境也被吹散。東風吹過,卷起塵埃,寓意著歲月的流轉,人事已非。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酒和襦子作為意象,連續表達了對時光消逝和世事變遷的感傷。酒是歡慶和忘卻的象征,有酒可飲則多歡愉,沒有襦子則只好隨意。這里的酒和襦子成為了詩人對歲月的回憶和對人生的思考。
最后兩句,詩人將目光投向宮廷,將除夕的節慶與朝廷的廟會聯系起來。香案催促朝廷的玉帝,剪紙奏響錢財之神,揭示了除夕夜的廟會和祭祀活動,寓意著對神靈和財富的祈求,也暗示了人們對新年的期許和希望。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意象的運用和細膩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歲月變遷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對新年的希冀和祝福。同時,詩中所表達的對憂愁和凄涼的描繪,增添了詩的意境和情感的層次,使讀者在欣賞中產生共鳴和思考。
“明日無襦子莫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shī bó cái chú xī
次韻施伯才除夕
nián lái bái fà wèi shuí xīn, qià shòu chóu biān wǔ rì chūn.
年來白發為誰新,恰受愁邊五日春。
guān zhú chuī huā fāng zuò mèng, dōng fēng juǎn dì yǐ wú rén.
官燭吹花方作夢,東風卷地已無人。
jīn nián yǒu jiǔ gōng xū zuì, míng rì wú rú zi mò chēn.
今年有酒公須醉,明日無襦子莫嗔。
xiāng àn yǐ cuī cháo yù dì, hé rú jiǎn zhǐ zòu qián shén.
香案已催朝玉帝,何如剪紙奏錢神。
“明日無襦子莫嗔”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