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識春風便面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識春風便面時”全詩
只知夜雨扶犁日,豈識春風便面時。
白發歸來須早計,黃金散盡未全癡。
孤云又得無心力,故園它山總不疑。
分類:
《丹丘道中》釋寶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丹丘道中》是宋代釋寶曇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以及賞析:
綠繞溝塍水正肥,
在丹丘的道路旁,綠色環繞著溝塍,水流豐沛,
The water flows abundantly, surrounded by green fields and ditches,
誰家深樹有黃鸝。
深處的樹上,有著黃鸝鳥兒。
In the depths of the trees, there are golden orioles singing.
只知夜雨扶犁日,
只知道夜雨滋潤了耕田的一天,
Only aware of the night rain nurturing the plowed fields,
豈識春風便面時。
卻不知春風吹來,便是春天的面貌。
Unaware that the spring breeze heralds the arrival of spring.
白發歸來須早計,
當白發回來時,應該早早地考慮,
When the white hair returns, one should plan ahead,
黃金散盡未全癡。
黃金雖然散盡,但并不完全愚蠢。
Even when all the wealth is gone, one is not completely foolish.
孤云又得無心力,
孤云再次得到了無私的力量,
The solitary cloud regains its selfless strength,
故園它山總不疑。
故鄉和他山總是不懷疑的。
The hometown and distant mountains remain steadfast.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相結合的畫面。詩人通過描繪丹丘道中的青翠景色和鳴黃鸝的鳥兒,表達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機勃勃的一面。然而,詩中也蘊含著對人生的思考。詩人以夜雨滋潤田地為引子,暗示著人們只關注眼前的得失,卻忽略了春風吹拂的喜悅。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白發歸來和黃金散盡的描寫,提醒人們應該早早思考人生的意義,財富并不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標準。最后,詩人抒發了對自然力量的敬仰,孤云得到無心力量的描述,表達了對自然的信任和依賴,也暗示了故鄉和他山的可靠性。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通過對自然與人生的對比,寄托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自然的贊美。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力量,同時也引發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豈識春風便面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ān qiū dào zhōng
丹丘道中
lǜ rào gōu chéng shuǐ zhèng féi, shuí jiā shēn shù yǒu huáng lí.
綠繞溝塍水正肥,誰家深樹有黃鸝。
zhǐ zhī yè yǔ fú lí rì, qǐ shí chūn fēng biàn miàn shí.
只知夜雨扶犁日,豈識春風便面時。
bái fà guī lái xū zǎo jì, huáng jīn sàn jìn wèi quán chī.
白發歸來須早計,黃金散盡未全癡。
gū yún yòu dé wú xīn lì, gù yuán tā shān zǒng bù yí.
孤云又得無心力,故園它山總不疑。
“豈識春風便面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