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閑空過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等閑空過了”全詩
鐘動月黃昏,雞鳴五更早。
拄杖子,卻懊惱,可惜好光陰,等閑空過了。
分類: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釋崇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是宋代釋崇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靜處鬧浩浩,鬧中靜悄悄。
在寧靜之地卻有喧囂聲,在喧囂之中卻有寧靜。
這句詩意呼應了人生的真實情況,有時候即使身處寧靜之地,內心卻難以擺脫外界的紛擾和嘈雜;而有時候即使身處喧囂之中,內心卻能保持一份寧靜和安寧。
鐘動月黃昏,雞鳴五更早。
鐘聲鳴響在月色黃昏時,雞鳴聲在五更天前。
這句詩描繪了時間的流轉,鐘聲與雞鳴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鐘聲與雞鳴聲的交替提醒著人們時光的流逝,也暗示著生命的短暫與寶貴。
拄杖子,卻懊惱,可惜好光陰,等閑空過了。
手拄著拐杖,卻感到懊惱,可惜美好的時光,不經意地溜走了。
這句詩抒發了作者對逝去光陰的惋惜之情。拄著拐杖的人,或許是一個老者,他感嘆時光的流逝,對于曾經荏苒而過的美好時光感到遺憾和惋惜。這也是對生命短暫性的思考和對時間流逝的警示。
整首詩以對比的手法描繪了寧靜與喧囂、鐘聲與雞鳴的對比以及拐杖和懊惱的矛盾感受。通過這些對比,詩人展現了人生中的矛盾與無常,以及對時間流逝的深切思考。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生意義和時光流逝的感慨,給人以深深的思考與共鳴。
“等閑空過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èr shí sān shǒu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jìng chù nào hào hào, nào zhōng jìng qiāo qiāo.
靜處鬧浩浩,鬧中靜悄悄。
zhōng dòng yuè huáng hūn, jī míng wǔ gēng zǎo.
鐘動月黃昏,雞鳴五更早。
zhǔ zhàng zǐ, què ào nǎo,
拄杖子,卻懊惱,
kě xī hǎo guāng yīn, děng xián kòng guò le.
可惜好光陰,等閑空過了。
“等閑空過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