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際德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臨際德山”全詩
西天碧眼胡,盡力道不識。
識不識,臨際德山,太平奸賊。
分類: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釋法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是宋代釋法薰所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取得、舍棄和表達的無法得到滿足的感受。詩詞通過描述西天的碧眼胡(指西域人)無法完全了解佛法的境況,暗示了人們在追求真理和境界的過程中常常面臨種種困難和阻礙。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是:
取不得,
舍不得,
狀不得。
西天碧眼胡,
盡力道不識。
識不識,
臨際德山,
太平奸賊。
這首詩詞的詩意深邃而富有哲理。作者通過簡練的言語表達了人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取不得,舍不得,狀不得"這句詩詞描述了人們在追求某種事物或狀態時,常常無法真正獲得滿足,無法舍棄已有的東西,也無法達到心中所愿。這種心理狀態使人感到困擾和無奈。
詩詞中提到的西天碧眼胡,象征著遠離中原的西域人,他們盡力在修行佛法的道路上卻無法完全領悟。這一形象引發了對于求道者困于無知、迷茫和困頓的思考。作者通過這種對比,表達了人們在追求智慧和境界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惑和無法逾越的障礙。
最后兩句"識不識,臨際德山,太平奸賊"則暗示了在人們探尋真理的過程中,常常會遭遇到各種干擾和障礙。"識不識"指的是對于真理的認知和理解,"臨際德山"指的是在關鍵時刻面對道德和良知的選擇和考驗,"太平奸賊"則表示在太平時期也存在著危險和欺詐的因素。這些描述都在強調追求真理的道路并不平坦,需要堅持和不斷超越自我。
總的來說,《偈傾一百三十三首》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生動地描繪了追求真理和境界的艱難過程。它提醒人們在人生的旅途中要保持堅韌和勇氣,面對困難和障礙時不輕易放棄,不斷追求內心的升華和超越。
“臨際德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qīng yī bǎi sān shí sān shǒu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qǔ bù dé, shě bù dé,
取不得,舍不得,
zhuàng bù dé.
狀不得。
xī tiān bì yǎn hú,
西天碧眼胡,
jìn lì dào bù shí.
盡力道不識。
shí bù shí,
識不識,
lín jì dé shān, tài píng jiān zéi.
臨際德山,太平奸賊。
“臨際德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