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叢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草木叢林”全詩
草木叢林,燈籠露柱,心空及第。
汝等諸人,因甚卻來這裹瞌睡。
分類:
《偈頌六十八首》釋法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六十八首》是宋代釋法薰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祖師門下,
討甚巴鼻,
滿耳春風浩浩地。
草木叢林,
燈籠露柱,
心空及第。
汝等諸人,
因甚卻來這裹瞌睡。
詩意:
這是一首表達禪宗思想的詩詞,通過對景物和人物的描寫,喚起讀者對內心空靈與自我覺知的思考。詩中提到的"祖師門下"指的是禪宗祖師,"討甚巴鼻"表達了對思考和領悟的追求。詩中描繪了春風拂面的情景,以及草木叢林和燈籠露柱的景象,以表達內心的寧靜與空曠。最后,詩人質問來此的人們,為何卻在這里打瞌睡,暗示了對于虛度光陰和追求物質的批判。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展現了禪宗的精神和哲理。詩中的景物描寫生動而具體,通過對春風、草木、燈籠等元素的描繪,傳遞出一種寧靜、自由的氛圍。同時,詩人以反問的方式質問來此的人們,暗示了人們應該珍惜時光,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覺知,而非沉溺于世俗的浮華和虛妄。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禪宗的核心理念,引發讀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反思。
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語言風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對禪宗的精神進行了精準的表達。它讓人們反思生活中的浮躁和虛妄,呼喚內心的寧靜和覺知。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提問的方式,詩人喚起了讀者的共鳴和思考,引導人們追求內心的平靜與覺醒。這首詩詞在宋代禪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后世對禪宗修行和人生追求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草木叢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liù shí bā shǒu
偈頌六十八首
zǔ shī mén xià, tǎo shén bā bí,
祖師門下,討甚巴鼻,
mǎn ěr chūn fēng hào hào dì.
滿耳春風浩浩地。
cǎo mù cóng lín,
草木叢林,
dēng lóng lù zhù, xīn kōng jí dì.
燈籠露柱,心空及第。
rǔ děng zhū rén, yīn shén què lái zhè guǒ kē shuì.
汝等諸人,因甚卻來這裹瞌睡。
“草木叢林”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