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向秤錐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且向秤錐上”全詩
便恁麼散去,諸人未必靈利。
且向秤錐上,捏出些子汁,貴圖有具滋味。
見之不取,思之千里。
分類:
《偈頌六十八首》釋法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六十八首》是宋代釋法薰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月初升起,我無法言傳其中的奧妙。然而,我將如此散去,你們或許未必能夠領悟。不妨將思慮放在秤錘之上,提取一些精華。這樣做,你們將體味到珍貴的滋味。即便你們看到了,卻不去領悟,那思考的力量依舊能夠傳達千里之外。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們領悟智慧的期望和勸誡。首句中的"月旦升堂"意味著新的一天開始,也可以理解為智慧的曙光升起。然而,詩人表示自己無法將智慧的真諦直接傳達給他人。接著,詩人表示自己將離去,暗示著他的教誨有限,需要個體去思考和探索。他建議人們將思考放在秤錘之上,意味著權衡和篩選出精華,提取智慧的精髓。最后,詩人指出即使看到智慧的啟示,如果不去領悟和思考,那么智慧的力量也能夠傳遞遙遠的距離。
這首詩詞通過簡單而富有哲理的語言,引導人們思考智慧的本質和價值。詩人并不試圖直接解釋智慧,而是鼓勵個體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思考去領悟。他強調了積極主動的態度,認為只有通過個人的參與和思考,才能真正體會到智慧的滋味。這種思想與佛教的覺悟和修行理念相契合,呼喚人們不僅要接受外在的指導,還要發自內心地去探索和體悟智慧的內涵。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約的文字表達了對智慧的渴望和呼喚。它鼓勵人們積極主動地思考和探索,認為智慧是需要個體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思考去開發和領悟的。這種思想引領人們超越表面的知識,追求內心的啟迪和智慧的真諦。
“且向秤錐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liù shí bā shǒu
偈頌六十八首
yuè dàn shēng táng, wú kě chuí shì.
月旦升堂,無可垂示。
biàn nèn mó sàn qù, zhū rén wèi bì líng lì.
便恁麼散去,諸人未必靈利。
qiě xiàng chèng zhuī shàng, niē chū xiē zǐ zhī,
且向秤錐上,捏出些子汁,
guì tú yǒu jù zī wèi.
貴圖有具滋味。
jiàn zhī bù qǔ,
見之不取,
sī zhī qiān lǐ.
思之千里。
“且向秤錐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