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往徑山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卻往徑山去”出自宋代釋法薰的《偈頌六十八首》,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què wǎng jìng shān qù,詩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卻往徑山去”全詩
《偈頌六十八首》
喝如雷,棒如雨。
大地絕纖塵,回頭無覓處。
地覓處,昨日有人從天臺來,卻往徑山去。
大地絕纖塵,回頭無覓處。
地覓處,昨日有人從天臺來,卻往徑山去。
分類:
《偈頌六十八首》釋法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六十八首》是宋代釋法薰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喝如雷,棒如雨。
這兩句意味著法薰的言教如雷霆般威力無比,像傾盆大雨般滋潤人心。喝和棒都是佛教中的修行方法,喝是指嚴厲的指責或警示,棒是指藉由教誨來引導人們修行。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于佛法教誨的力量和影響的自豪和自信。
大地絕纖塵,回頭無覓處。
這兩句描繪了大地清凈無塵的景象,沒有一絲塵埃的飛揚。回頭無覓處則表達了回頭尋找過去的痕跡卻無處可尋,意味著過去已經過去,不應再回頭追溯,而應該向前看。
地覓處,昨日有人從天臺來,卻往徑山去。
地覓處意指地上尋找的地方,這里指的是過去的痕跡。昨日有人從天臺來,表明有人曾經從上層的高處降臨,可能指的是佛陀或其他高僧圣賢的到來,給人們帶來了智慧和啟迪。然而,這些人卻往徑山去,徑山是一座高山,象征著修行的道路,意味著他們繼續向前邁進,繼續修行的旅程。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佛法教誨的力量和影響,以及修行者應該向前看、不回頭追溯過去的思想。它啟示人們在修行中要充滿自信,積極向前,不被過去所困擾,而是專注于前行的道路。通過對比喝如雷、棒如雨的力量和大地清凈無塵的景象,詩詞傳遞出一種力量與靜謐相結合的修行境界。
“卻往徑山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liù shí bā shǒu
偈頌六十八首
hē rú léi, bàng rú yǔ.
喝如雷,棒如雨。
dà dì jué xiān chén, huí tóu wú mì chù.
大地絕纖塵,回頭無覓處。
dì mì chù, zuó rì yǒu rén cóng tiān tāi lái,
地覓處,昨日有人從天臺來,
què wǎng jìng shān qù.
卻往徑山去。
“卻往徑山去”平仄韻腳
拼音:què wǎng jìng shān qù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卻往徑山去”的相關詩句
“卻往徑山去”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卻往徑山去”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卻往徑山去”出自釋法薰的 《偈頌六十八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