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坑化作白蓮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火坑化作白蓮池”全詩
賴有金華慈憫力,火坑化作白蓮池。
分類:
《偈頌一百零二首》釋慧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零二首》是宋代釋慧遠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濃云潑墨、疾焰過風的場景,但又表達了金華的慈憫力量,將火坑轉化成了潔凈的白蓮池。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濃云潑墨無回互,
疾焰過風不可窺。
賴有金華慈憫力,
火坑化作白蓮池。
譯文:
濃密的云朵像潑墨一般黑暗,無法回轉交流,
猛烈的火焰飛快地穿過風,不可窺視。
幸好有金華的慈憫力量,
火坑化作明凈的白蓮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比喻的方式描繪了一個景象,表達了一種轉化、救贖的意向。濃云潑墨、疾焰過風是象征著黑暗、惡劣的境況,代表著人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痛苦、困境和誘惑。然而,詩中提到金華的慈憫力量,它是一種超越世俗的力量,能夠將火坑轉化成白蓮池,使黑暗和邪惡得以凈化和轉變。
這首詩詞蘊含著釋迦牟尼佛教義中的思想,表達了對于人性的覺醒和超越的渴望。金華代表了智慧和慈悲,它是一種超越物質世界的力量,能夠將惡性轉化為善性,將苦難轉化為快樂。通過金華的慈悲力量,火坑變成了清凈的白蓮池,暗喻著人們在面對困境和誘惑時,可以依靠智慧和慈悲來超越痛苦,達到心靈的凈化和解脫。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比和轉化的手法,將黑暗和光明、痛苦和快樂相對照,表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和信念。它寄托了人們對于智慧和慈悲的向往,呼喚著人們在面對困難和磨難時保持希望和勇氣,相信通過智慧和慈悲的力量,可以化解困境,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喜悅。
總之,這首《偈頌一百零二首》通過對比和象征的手法,以金華的慈悲力量將火坑轉化成白蓮池,表達了人們在面對困境和誘惑時,可以通過智慧和慈悲來超越痛苦,實現心靈的凈化和解脫的信念。它啟發人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相信在黑暗中仍然存在著光明,希望和快樂可以從困境中誕生。
“火坑化作白蓮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líng èr shǒu
偈頌一百零二首
nóng yún pō mò wú huí hù, jí yàn guò fēng bù kě kuī.
濃云潑墨無回互,疾焰過風不可窺。
lài yǒu jīn huá cí mǐn lì, huǒ kēng huà zuò bái lián chí.
賴有金華慈憫力,火坑化作白蓮池。
“火坑化作白蓮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