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問路家何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到家問路家何在”全詩
到家問路家何在,掀倒棋盤脫布袍。
分類:
《頌古十五首》釋慧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古十五首》是宋代佛教僧人釋慧遠所作的一組詩詞。以下是該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頌古十五首】
見處孤危立處高,
急如石火利如刀。
到家問路家何在,
掀倒棋盤脫布袍。
【中文譯文】
看到那孤獨危險的地方,我站在高處,
急迫如石頭火燃,鋒利如利刃。
到達家園時,我詢問路途何在,
掀翻棋盤,脫下布袍。
【詩意解讀】
這組詩詞描繪了一種內心的矛盾和沖突狀態。詩人首先表達了在孤獨和危險的環境中,他站在高處,意味著他保持著一種超然和高遠的態度。接著,他形容內心的迫切感,如同石頭被點燃的火焰一樣急迫,如同鋒利的刀刃一樣敏銳。這種迫切感和敏銳性,可能指的是他對于人生境遇的敏感和對于解脫的渴望。
然后,詩人到達家園,但他卻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家在何處。這里的“家”可以理解為內心的歸屬和心靈的安定之所。他追問道路的方向,暗示著他對于人生的困惑和對于真理的追尋。最后,詩人將比喻轉向了棋盤和布袍,掀翻棋盤和脫下布袍,可能表示他對于傳統規則和束縛的反叛,以及對于世俗塵囂的摒棄。
【賞析】
這組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和內心境遇的思考。詩人通過對于高處和危險的描繪,表現了一種超然和高遠的姿態,同時又帶有內心的焦躁和迫切的渴望。他對于家園的迷失和對于道路的追問,展現了追尋真理和尋找內心歸屬的迷茫。最后,他通過掀翻棋盤和脫下布袍,象征著對于束縛和世俗的拒絕,表達了一種自由和解脫的意愿。
整體而言,這組詩詞以簡練的語言,通過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傳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和內心境遇的復雜感受。它呈現了一種內心的迷茫和矛盾,同時又表達了對于自由和解脫的渴望。這使得詩詞具有一種深邃而詩意的魅力,引發人們對于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到家問路家何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ǔ shí wǔ shǒu
頌古十五首
jiàn chù gū wēi lì chù gāo, jí rú shí huǒ lì rú dāo.
見處孤危立處高,急如石火利如刀。
dào jiā wèn lù jiā hé zài, xiān dào qí pán tuō bù páo.
到家問路家何在,掀倒棋盤脫布袍。
“到家問路家何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