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心即佛眉拕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即心即佛眉拕地”全詩
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分類:
《葛通判請益非心非佛因緣以偈示之》釋慧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葛通判請益非心非佛因緣以偈示之》
中文譯文:
即心即佛眉拖地,
非佛非心雙眼橫。
蝴蝶夢中家萬里,
子規枝上月三更。
詩意:
這首詩是由宋代的釋慧遠所創作,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傳達出深刻的禪宗思想。詩中通過對自身心性的描述,表達了心與佛境的緊密聯系,以及超越心與佛之間的二元對立。詩人以極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幻覺般的畫面,使讀者深入思考人與自然、心與境的關系。
賞析:
在這首詩中,詩人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以簡短的語句勾勒出了一個富有哲理的畫面。"即心即佛眉拖地"表達了心與佛之間的密切聯系,傳遞出一種超越人世間的境界。"非佛非心雙眼橫"則表明心與佛之間并不是對立的關系,而是互為存在的整體。這種對心與佛的同一性的揭示,體現了禪宗的核心思想。
接下來的兩句詩,"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則通過意象的運用,進一步加深了詩意的深度。蝴蝶在夢中飛行,距離家園萬里,暗示了人們常常在幻境中追尋心靈的歸宿。而"子規枝上月三更"則象征了夜晚的寂靜和思考的時刻。這兩句詩與前兩句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強調了人類心性與自然環境、心靈與宇宙之間的奧妙聯系。
整首詩通過簡練而富有意蘊的表達方式,傳遞出了禪宗思想的精髓。它鼓勵人們超越對立的觀念,去探索內心的真實和與宇宙的連接。同時,詩中的意象和畫面也給人以啟發,引發讀者對生命、存在和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這首詩以簡約而深邃的語言,展現了宋代禪宗詩的獨特魅力。
“即心即佛眉拕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é tōng pàn qǐng yì fēi xīn fēi fú yīn yuán yǐ jì shì zhī
葛通判請益非心非佛因緣以偈示之
jí xīn jí fó méi tuō dì, fēi fú fēi xīn shuāng yǎn héng.
即心即佛眉拕地,非佛非心雙眼橫。
hú dié mèng zhōng jiā wàn lǐ, zǐ guī zhī shàng yuè sān gēng.
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即心即佛眉拕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