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偏宜晚望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色偏宜晚望中”全詩
欲賦勝游無杰句,獨搔蓬鬢立西風。
分類:
《登盤陀石》釋紹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盤陀石》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釋紹嵩。這首詩以盤陀石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在秋日晚上登臨盤陀石時的心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
登上盤陀石,少有從容,
秋天的景色,在晚霞中更顯美麗。
欲寫出勝游的壯麗,卻無法找到恰如其意的詞句,
只能獨自撫摸著蒼涼的胡須,立于西風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所描繪的盤陀石是一座山峰或高地,作者在秋日的傍晚登上這座山峰,欣賞著秋天的景色。詩人用“少有從容”來形容自己登上山峰的心境,也暗示了他的獨特感受。
在秋天傍晚的光景下,盤陀石上的景色顯得格外美麗。這里的秋色指的是秋天的景色,它在晚霞的映襯下更加迷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詩人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畫面中,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安寧。
然而,詩人欲寫出勝游的壯麗,卻感到無法找到恰如其意的詞句。這表明詩人對于自己的才華和表達能力有一種自覺的限制和無奈。他在面對壯麗景色時,感到自己的語言無法完全表達出它們的美麗和壯麗。
最后兩句“獨搔蓬鬢立西風”,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無奈之情。他撫摸著蒼涼的胡須,站立在西風之中,似乎是在面對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這種孤獨和無奈的情感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內心的感受,也勾勒出一種凄美的意境。
《登盤陀石》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情感,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盤陀石和秋天的景色成為了表達作者情感的媒介,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波動和思考。整首詩以其凄美的意境和充滿哲理的表達,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秋色偏宜晚望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pán tuó shí
登盤陀石
pán tuó shí shàng shǎo cóng róng, qiū sè piān yí wǎn wàng zhōng.
盤陀石上少從容,秋色偏宜晚望中。
yù fù shèng yóu wú jié jù, dú sāo péng bìn lì xī fēng.
欲賦勝游無杰句,獨搔蓬鬢立西風。
“秋色偏宜晚望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