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是與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那知是與非”全詩
凍泉依細石,寒日淡斜暉。
村路飄黃落,山禽凌翠微。
數聲牛上笛,老淚欲沾衣。
分類:
《登杖錫》釋紹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杖錫》是宋代釋宗嵩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寺廟的山頂,尋找禪理的過程中,思考人生的喜悲離合。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登上山頂,尋覓盤道,
卻不知道是非曲直。
冰冷的泉水從細小的石縫中流過,
寒冷的陽光斜斜地照射。
鄉村小路上飄落著黃葉,
山中的禽鳥在翠綠間翱翔。
幾聲牛車上的笛聲,
讓我這老淚欲沾濕衣衫。
這首詩詞以山行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境遇和禪宗思想的思考。詩人在攀登寺廟山頂的過程中,感嘆人生的是非曲直難辨,意味著世間眾多的事物和價值觀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常常模糊不清。凍泉依細石,寒日淡斜暉,通過描述寒冷的泉水和斜斜的陽光,傳達出一種溫潤寡淡的意境,凸顯了禪宗追求清凈和超脫塵俗的精神。詩中的鄉村小路和山中禽鳥,是對自然的描繪,也象征著禪宗重視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最后,牛車上的笛聲以及老淚欲沾衣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慨和悲傷,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體現了禪宗對生死和人世間種種情感的思考。
這首詩詞以簡潔、自然的語言描繪了山行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摹和內心感受的抒發,傳達了禪宗思想中對于人生喜悲離合、追求真理和超脫塵俗的主題。作者以寥寥數語,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世俗紛擾的超越,給人以清凈寧靜的感受。此詩折射出了宋代禪宗文化的特點,展示了禪宗對自然、人生和心靈的深刻觸摸,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和審美價值。
“那知是與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zhàng xī
登杖錫
dēng sì xún pán dào, nǎ zhī shì yǔ fēi.
登寺尋盤道,那知是與非。
dòng quán yī xì shí, hán rì dàn xié huī.
凍泉依細石,寒日淡斜暉。
cūn lù piāo huáng luò, shān qín líng cuì wēi.
村路飄黃落,山禽凌翠微。
shù shēng niú shàng dí, lǎo lèi yù zhān yī.
數聲牛上笛,老淚欲沾衣。
“那知是與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