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逐轉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蕭蕭逐轉蓬”全詩
豐城千里外,茅屋萬山中。
楊柳縈橋綠,秋梨繞地紅。
登臨雖未并,談笑會當同。
分類:
《贈別張西叔之豐城》釋紹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贈別張西叔之豐城》
朝代:宋代
作者:釋紹嵩
贈別張西叔之豐城,詩意流露出離別時的情感。詩中有一位客人功名累累,他離開了繁華喧囂的都市,漂泊于無邊的曠野之中。他行至豐城,豐城位于千里之外,而他所居住的茅屋卻在萬山之中。在這茫茫的山野間,他看到了楊柳依依地垂掛在小橋上,綠意盎然;秋天的梨園紅葉滿地,縈繞在他的腳下。盡管他并沒有登上高山的頂峰,但他相信和他共度時光的朋友們將會有機會再次相聚,暢談笑語,共享快樂。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可以表達如下:
離別豐城送別張西叔,客人行跡勞累,孤身漂泊無定。豐城千里之遙,我居住的茅屋深山之間。楊柳婆娑,青翠欲滴,秋天的梨園紅葉環繞。雖未能登上高山巔峰,但愿我們能再次相聚,談笑歡笑。
這首詩的詩意表達了離別之情,以及作者對友誼和團聚的期望。客人在追求功名的過程中,經歷了辛苦與勞累,他選擇了遠離繁華都市,來到豐城,追尋內心的寧靜。茅屋深山之間,他欣賞到了大自然的美景。楊柳婆娑,綠意盎然,給人以寧靜和安慰;秋天的梨園紅葉環繞,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變遷。盡管他未能登上高山巔峰,但他期待著與朋友們再次相聚,共同分享歡樂,暢談人生。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離別情感,以及對友誼和團聚的渴望,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懷和對自然的熱愛。同時,詩中的茅屋、楊柳、秋梨等意象,也給人以寧靜、恬淡和自然的感覺,體現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靈自由的思想傾向。
“蕭蕭逐轉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bié zhāng xī shū zhī fēng chéng
贈別張西叔之豐城
yǒu kè gōng míng lèi, xiāo xiāo zhú zhuǎn péng.
有客功名累,蕭蕭逐轉蓬。
fēng chéng qiān lǐ wài, máo wū wàn shān zhōng.
豐城千里外,茅屋萬山中。
yáng liǔ yíng qiáo lǜ, qiū lí rào dì hóng.
楊柳縈橋綠,秋梨繞地紅。
dēng lín suī wèi bìng, tán xiào huì dāng tóng.
登臨雖未并,談笑會當同。
“蕭蕭逐轉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