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粽葉包蒸米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茭粽葉包蒸米飯”全詩
家風淡薄,堂供蕭疏。
茭粽葉包蒸米飯,野山茶點石菖蒲。
天中令節,不用書符。
分類:
《偈頌一百零二首》釋紹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零二首》是宋代釋宗紹曇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位于紫芝峰下的小山居,展現了作者家風淡薄、生活簡樸的情景。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紫芝峰下,小小山居。
家風淡薄,堂供蕭疏。
茭粽葉包蒸米飯,野山茶點石菖蒲。
天中令節,不用書符。
詩意:
這首詩以簡潔的筆觸描繪了一位僧侶的生活場景。他住在紫芝峰下的小山居,家中的風氣淡薄,堂上供奉的神像也顯得冷落。他用茭粽葉包裹著蒸熟的米飯,野山間的茶點和石頭上的菖蒲成為他的生活調劑。在這樣的環境里,他不需要過多依賴世俗的禮儀和規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作者生活在僧侶的身份下,居住在山間小居,環境清幽。他的家風淡薄,意味著他過簡樸的生活,不事物質和繁瑣之事。堂上的供奉顯得冷落,與他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相呼應。
詩中提到的茭粽葉包蒸米飯和野山中的茶點石菖蒲則是詩人生活中簡單而自然的飲食和休閑方式的象征。茭粽葉是古代常用的包裹食物的材料,它的使用暗示著作者過著樸素的生活。而野山茶和石菖蒲則代表著他在自然中尋求慰藉和靈感的心境。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生活的不拘泥于世俗的一面。他說在天中的重要節日,不需要通過書信和符咒來慶祝,暗示他不追求世俗的禮儀和形式,而更注重心靈的寧靜與凈化。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心靈安寧的生活態度。它展示了僧侶的生活情景,呈現出一種超脫塵世、追求內心寧靜的境界。
“茭粽葉包蒸米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líng èr shǒu
偈頌一百零二首
zǐ zhī fēng xià, xiǎo xiǎo shān jū.
紫芝峰下,小小山居。
jiā fēng dàn bó, táng gōng xiāo shū.
家風淡薄,堂供蕭疏。
jiāo zòng yè bāo zhēng mǐ fàn, yě shān chá diǎn shí chāng pú.
茭粽葉包蒸米飯,野山茶點石菖蒲。
tiān zhōng lìng jié, bù yòng shū fú.
天中令節,不用書符。
“茭粽葉包蒸米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