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瓦鼓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山瓦鼓歌”全詩
佳賓到來,如何鋪設。
能挑海底燈,細剪山頭月。
東山瓦鼓歌,堋八剌札,不是知音向誰說。
分類:
《偈頌一百零二首》釋紹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偈頌一百零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釋紹曇
詩意:
《偈頌一百零二首》是宋代釋道士紹曇所作,描述了作者在芝峰寺度過寂寞的時光,欣賞元宵節的景象。詩中提到了迎接賓客的熱鬧場面,以及如何布置慶祝活動。作者感慨于能夠參與海底燈的制作,以及剪紙山頭月的精巧技藝。然而,盡管有這么多美好的事物,東山瓦鼓的歌聲卻無人欣賞,作者感到孤獨而無所傾訴。
賞析:
《偈頌一百零二首》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元宵節的熱鬧景象和寂寞心境。詩中的"索寞芝峰"傳達了作者在芝峰寺的孤獨感,也可能暗示了人生的寂寞與無奈。"賞元宵節"表明作者身處節日之中,但他的心情卻并非完全愉悅,而是帶著一絲思念和無奈。
詩中的"佳賓到來,如何鋪設"表現了迎接客人的熱鬧場面,展示了熱情好客的精神。這與"能挑海底燈,細剪山頭月"形成鮮明對比,前者是對外界的熱切期待和活力的展現,后者則是對內心情感和審美追求的表達。這種反差營造了一種微妙的情感沖突,使詩詞更具韻味。
"東山瓦鼓歌,堋八剌札"描繪了東山地區的瓦鼓節慶活動,但作者卻感嘆這美妙的歌聲只是白白浪費,沒有人能真正欣賞到。這種表達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無論有多少美好事物,若沒有能夠分享的知音,都無法真正滿足內心的渴望。
《偈頌一百零二首》通過對元宵節景象的描繪,以及對人生寂寞和無奈的感慨,展示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這首詩詞既有節日的喜慶和熱鬧,又蘊含了深沉的內心情感,使讀者在欣賞其中的同時,也能深思人生的無常和孤獨。
“東山瓦鼓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líng èr shǒu
偈頌一百零二首
suǒ mò zhī fēng, shǎng yuán xiāo jié.
索寞芝峰,賞元宵節。
jiā bīn dào lái, rú hé pū shè.
佳賓到來,如何鋪設。
néng tiāo hǎi dǐ dēng, xì jiǎn shān tóu yuè.
能挑海底燈,細剪山頭月。
dōng shān wǎ gǔ gē, péng bā lá zhá,
東山瓦鼓歌,堋八剌札,
bú shì zhī yīn xiàng shuí shuō.
不是知音向誰說。
“東山瓦鼓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