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地不仁”全詩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拄杖子不仁以三世諸佛歷代祖師四圣六凡為芻狗。
化育春陽照嫗前,摧殘霜雪憑陵后。
截鶴續鳧,折衡剖斗。
力盡神疲困壁根,笑破他人口。
分類:
《偈頌一百零四首》釋紹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零四首》是宋代釋宗學大師釋紹曇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儒釋道三家思想的融合,探討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神靈之間的關系。
譯文:
天地不仁,將萬物視為草狗。
圣人不仁,將百姓視為草狗。
拄杖子不仁,將歷代祖師和佛陀視為草狗。
春陽照耀著嫗前,摧殘霜雪堆積著陵后。
截斷仙鶴的羽翼,繼續獵取普通鳥鳧。
扭曲衡量權衡的標尺,剖開斗量天地的器皿。
力量耗盡,精神疲憊,困頓在墻根。
卻能笑破他人的謾罵。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以一種諷刺的口吻,道出了世俗和道教的不公正和虛偽。詩人通過對天地、圣人和拄杖子的描繪,表達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神靈之間的關系,以及這種關系中的不公和虛偽。
詩中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味著天地對待萬物都是平等的,沒有偏袒之心。而“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則暗示了統治者對待百姓的殘酷無情。進一步,“拄杖子不仁,以三世諸佛歷代祖師四圣六凡為芻狗”,表達了對宗教權威和傳統觀念的質疑。
詩中的春陽和霜雪、鶴和鳧等對比,象征了生命的盛衰和世間的不公。衡量和斗量的動作,暗指權力和利益的衡量和爭奪。力盡神疲困壁根,笑破他人口,表達了詩人在困境中堅持自己的信仰和態度,并以一種輕松的態度對待他人的攻擊和誹謗。
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現實和宗教權威的諷刺,揭示了世俗和虛偽的一面,表達了對真理和正義的追求,以及對人性的深思。它展示了釋紹曇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有著獨特的見解,并通過詩歌的形式傳遞了一種儒釋道三家思想的融合。
“天地不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líng sì shǒu
偈頌一百零四首
tiān dì bù rén, yǐ wàn wù wèi chú gǒu.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shèng rén bù rén yǐ bǎi xìng wèi chú gǒu.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zhǔ zhàng zǐ bù rén yǐ sān shì zhū fó lì dài zǔ shī sì shèng liù fán wèi chú gǒu.
拄杖子不仁以三世諸佛歷代祖師四圣六凡為芻狗。
huà yù chūn yáng zhào yù qián, cuī cán shuāng xuě píng líng hòu.
化育春陽照嫗前,摧殘霜雪憑陵后。
jié hè xù fú, zhé héng pōu dòu.
截鶴續鳧,折衡剖斗。
lì jìn shén pí kùn bì gēn, xiào pò tā rén kǒu.
力盡神疲困壁根,笑破他人口。
“天地不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