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涉圓虧光影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涉圓虧光影滅”全詩
心月孤圓自不知,不涉圓虧光影滅。
馬師父子錯商量,拂袖便行猶未徹。
諸人還見心月麼,急著眼看,重重金屑。
分類: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釋紹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是宋代釋紹曇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景象,人們紛紛仰望天空中的皓月。然而,詩人指出了一個微妙的差別,即心中的月亮與外界的月亮并不一樣。心中的月亮是孤圓的,不受任何因素的影響,不會有圓缺的變化。馬師父和他的兒子討論著這個問題,可他們一揮袖子就離去了,還未完全領會其中的道理。其他人急于一睹心中的月亮,卻只能看到一地金屑,無法領悟其中的真諦。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中秋節和月亮的比喻,表達了一個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之間的差距。詩人將心中的月亮比喻為孤圓,強調了內心的獨立性和堅定不移的穩定性。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外界的月亮,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會有圓缺的變化。這種差異暗示了現實世界的變幻無常和內心世界的堅定不移。
馬師父和他的兒子代表了普通人,他們雖然意識到了內心世界的存在,但卻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探索其背后的意義。其他人急于一睹內心的真相,卻只能看到金屑,這可能象征著他們對內心世界的渴望卻無法真正理解和體驗。
這首詩詞通過對內心和外在世界的對比,表達了人們對內心世界的探索和理解的渴望,以及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實現的困境。它呈現了一種超越現實的精神追求,以及在塵世中尋找真理的困難和掙扎。詩中運用了中秋節和月亮的意象,通過寓言手法傳遞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思考。
“不涉圓虧光影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yī shí qī shǒu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bā yuè shí wǔ zhōng qiū jié, rén jiē jìng shǎng tiān biān yuè.
八月十五中秋節,人皆競賞天邊月。
xīn yuè gū yuán zì bù zhī, bù shè yuán kuī guāng yǐng miè.
心月孤圓自不知,不涉圓虧光影滅。
mǎ shī fù zǐ cuò shāng liáng, fú xiù biàn xíng yóu wèi chè.
馬師父子錯商量,拂袖便行猶未徹。
zhū rén hái jiàn xīn yuè mó, jí zhe yǎn kàn,
諸人還見心月麼,急著眼看,
chóng chóng jīn xiè.
重重金屑。
“不涉圓虧光影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